-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法词语中关于牛比较
中法词语中关于“牛”的比较
摘要:词汇差异是由于生活习俗的影响下产生的。由于中法间的社会习俗、伦理道德、自我价值标准存在着异同,容易造成语义方面的误解,所以,正确解读词语背后的文化,对中文学习者或法文学习者而言都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比中法对于 “牛”一词的不同寓意,论证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下对词汇在理解上存在的差异及其原因。这对提高人们在新语言环境的适应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希望通过本文关于“牛”一词的比较,能够帮助人们了解在跨文化交流中切忌望文生义。
关键词:意识形态;生活资料;生产资料;中法词语
一、中法词义义项对比
1. 中、法动物词性差异
汉语动物名称通用名词自身一般不区别“公母”“雌雄”“阴阳”。如:牛、羊、马、猪、鸡、鸭、鹅。若要区别,则通过叠加“公”“母”“雌”“雄”等字来表示。如:雄狮、母猪、公鸡、母鸡、雌鹅。然而,在法语中,动物名词自身就有“公母”“雌雄”“阴阳”之别。相当一部分动物名词除泛指相关动物种类外,往往仅指该类雄性或雌性动物。例如,单词canard仅指公鸭,oie仅指雌鹅,chèvre仅指母山羊。若需特指雌鸭、公鹅、雄性山羊,应分别使用其他词:cane、jars、verrat. 由于法语的严谨,关于“牛”的解释就分得特别细Bovin是牛的总称;Le boeuf:雄牛、La vache:母牛、Le veau:小牛、Le Taureau:公牛(一般是指斗牛时的牛)Le Buffle:水牛。
2.牛在中、法历史上经济地位的差异
迄今所见最早的文字记载,可确认远在公元前1600年开始的商代,农业便已是早期华夏居民最基本的生存手段。在中国的内陆,农业支撑着经济命脉。
中国人很早就懂得利用牛帮助人们耕田、拉车,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农耕、运输都依靠牛,所以中国人把牛视为生产资料。这样“牛”有了特定的内涵,在中国的词汇中,关于牛的词语典故很多,如吴牛喘月、对牛弹琴、庖丁解牛、汗牛充栋、牛骥同皂、牛刀小试、牛鼎烹鸡、牛头马面、牛鬼蛇神、牛衣对泣、风马牛不相及等。
而在西方,畜牧业支撑着经济命脉,牛作为牲畜在生活中的作用也是很大的,西方人把牛当作生活资料,如乳制品、牛肉、牛皮等。所以同样是用“牛”来表达的词,在直觉上就和中文中的寓意有一些异同。
二、感情色彩的对比(以“牛”为例具体阐述中法词汇的差异)
1. 关于“牛”的褒义词
(1) 汉语中关于“牛”的褒义词有:
壮如牛、牛高马大、孺子牛、老黄牛、牛角书生、版筑饭牛、椎牛歃血、老牛舐犊、犁牛之子、庖丁解牛、买牛卖剑。
(2) 法语中关于“牛”的褒义词有:
Fort comme un boeuf:健壮如牛。
Travailler comme un boeuf:(像牛一样的工作――不知疲倦地干活)这和中国对牛的表达是相同的。
Un succès boeuf:(牛一般的成功――(俗)惊人的成就)。这里的“牛”的一面是中国人不熟悉的。
Les vaches grasse:丰年、丰收。
Prendre le taureau par les cornes:(转)迎难而上、从难处着手。
在表达一个人的体力上,我发现中法都利用了牛的体格和体力来表述,同样在表达品行上也体现了牛的任劳任怨及“牛劲”。这也就是刘叔新所总结的:在形象色彩主要分布的词语类型上或产生的基本来源上,各种语言方言也会有某些共同性。
2.关于“牛”的中性词
(1) 汉语中关于“牛”的中性词有:
马牛其风、放牛归马、服牛乘马、牛毛细雨、散马休牛、多如牛毛、气喘如牛、呼牛呼马。
(2) 法语中关于“牛”的中性词义有:
Le plancher des vaches:陆地
Noeud de vache:(缆绳的)死结、死扣
Pleures comme vache:嚎啕大哭
Cou de taureau:粗长的脖子
pleuvoir comme vache qui pisse:下倾盆大雨
从中法对牛的中性词义中我发现异大于同,汉语中牛和马相连的词较多,而在法语中却没有,这是因为在西方马的地位要比牛的地位高很多。西方的骑士离不开马,马车在很长的历史阶段也是西方人的主要交通工具。而牛的主要用途是作为生活资料的畜牧业。中国人主要是食猪肉,服装也主要是丝、棉织品,牛作为工具承担了耕田的角色,所以,对中国人而言,牛、马的地位几乎平等。
3. 关于“牛”的贬义词
(1) 汉语中关于“牛”的贬义词
马面牛头、老牛破车、牛骥同皂、牛蹄中鱼、牛衣岁月、土牛木马、牛衣夜哭、童牛角马、马牛襟裾、对牛弹琴。
(2) 法语中关于“牛”的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