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名词英译规范民族性原则与拼音使用.docVIP

中医药名词英译规范民族性原则与拼音使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药名词英译规范民族性原则与拼音使用

中医药名词英译规范民族性原则与拼音的使用   摘 要:民族性原则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定名的原则之一,中医药名词英译名的规范工作也应该遵循此原则。本文结合中医药名词特点,主要探讨中医药名词英译名规范民族性原则的意蕴、策略。认为确保翻译质量及准确传达中医药名词科学和文化双重内涵,民族性原则包括汉语拼音的使用不是第一位的,但却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中医药名词,英译,民族性原则,拼音   中图分类号:N04;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4)02-0034-04   Principle of Nationality in the Standardization Work of English TCM Terms   HONG Mei ZHU Jianping WANG Kui   Abstract: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s a new principle put forward by the China National Committee for Terms in Sciences and Technologies (CNCTST), as a new approach in producing a better standardiz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rms. Consequently, the standardization of English TCM terms also falls under this category. This work discusses the content and the methods used for translating TCM term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 of “Preserving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he principle of “preserving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lthough a new one, is vital for maintaining the quality and accuracy of the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intention of the traditional TCM terminology.   Keywords: TCM term, English translation, principle of nationality, Pinyin   引 言   中医药名词的规范工作目前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其国际标准化工作,因日、韩等国的参与而遭遇巨大挑战。在中医药中英文名词规范过程中,一直强调要保持中医特色,但由于多种原因早期并未列为专门原则。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把民族性原则列入科学技术名词定名原则,中医药名词委员会随之也把民族性列入名词规范原则,成为指导中医药名词中英双语规范工作的重要依据。   一 民族性原则   全国科技名词委对“民族性原则”的描述是:“定名时,应考虑我国文化特色和中文科技名词特性。要尽量采用具有我国特色的科技名词。外来科技名词进入汉语,意译为主,适当采用音译,尽量不造新字。”中医药名词规范虽然是在规范中文名基础上进行外译(主要是英译),但同样也必须遵循民族性原则。当然,中医药名词的本土性与其他大多数科技名词的外来性不同,由于中医药名词固有的特色,在民族性原则的具体实施方面也产生差异。   在对应性、系统性、简洁性、同一性、回译性、民族性、约定俗成等七条中医药名词英译原则中,对应性居于首位,其他原则排序视具体情况而定[1]。虽然民族性原则包括汉语拼音的使用不是第一位的,但却是非常必要的。   由于各国历史、文化、民族、思维方式、社会形态等方面的差异,很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医药名词同时具有自然学科和社会人文学科的双重属性,如阴阳、五行、相生、相克、膏肓、髓海、春温等,承载着我国特有历史、文化、科学、思维模式等内涵,成为文化承载词,很难在目的语(如英语)中找到功能对等词。若不考虑其真正内涵而在英语中勉强寻找已有近义词作为对等词,很容易造成词不达意、内涵缺失或曲解。这类术语是真正需要翻译的术语。需要照顾多方面因素,在不同传播阶段,采取适宜策略,同时保证其科学性和人文性。除自然对等词,如部分解剖、症状、疾病、治法等名词,多数术语在英语中没有对等词。在翻译时既要保证中医药术语作为医学科学术语的准确性,又要照顾其社会人文科学的历史性、人文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