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书话世纪回眸.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书话世纪回眸

现代书话世纪回眸 现代书话从上世纪30年代行世以来,到1963年唐弢《书话》出版,再到今天,写作日盛一日,作品林林总总、成绩斐然。可与此相比,关于书话的学术理论研究却显得十分薄弱。这很奇怪,产生于稍前一二十年的现代小品文、杂文等,其学术理论著述铺天盖地,大部头的论著也不知道有多少, 却从未见过一本关于研究探讨现代书话的学术专著,只有零星短文偶见于报章,此外便是片言只语。姜德明先生的《〈现代书话丛书〉序言》,陈子善、胡从经、倪墨炎等书话作品集的序跋中略有谈及。这种现象,原因多种,其中一条就是关于书话这种文体的界定比较困难。它是一种散文,但不像狭义上的现代散文;它可以说是一种小品文,也有现代杂文的意思;它和书评难以分家,又与书目书序书跋沾亲带故。钟叔河先生是把《知堂序跋》作为《知堂书话》的续集来编的。书话也可以归于文学范围内,也可列入版本目录学范畴。它似乎就是这么一种“四不像”。书话作家们下笔的时候,谁也不会去考虑,我这篇文章算不算书话。等到出书话集子的时候,再依内容排列组合。例如“书谭偶拾”、“版本丛谈”、“书里风景”、“书外乱弹”等等不同的板块。有些书话集索性以序数一二三四卷来归类。这种现象说明,书话的概念是相当宽泛的。来新夏先生《关于“书话”的话》一文认为,凡是与书有关联的,不论是述说书的本身,还是写由书引发出去的论辩,都可以属于“书话”圈圈之内。笔者以为,来先生的确把书话的范围放得过宽了。毛泽东有一名篇《两个中国之命运》,此文是由蒋介石《中国之命运》一书引发出的论辩,文章相当精彩。不过,将来编一部《中国现代书话史》(这是有可能的),我想不会把它涉及到吧。 现代书话与藏书名家 “书话”这个名称大概是从“诗话”、“词话”演化而来的。古代有一类侧重于收藏逸闻、版刻递传的掌故,像叶昌炽的《书林清话》;还有一类藏书题跋,读书笔记,像《士礼居藏书题跋记》、《藏园群书题记》等,似乎可称之为古代书话,尽管那时还没有这一说法。 ?现代书话形成在民国年代。有个周越然,此公富于藏书,曾撰《书书书》一书,这是中国现代书话的早期作品。这本书1944年5月由上海中华日报社出版,印了一千册,流传极少,现在倒成了藏家们寻觅的珍品。姜德明《余时书话》里收有这本书的书影。辽宁教育出版社“书趣文丛”第3辑把《书书书》和周越然的另一本书《六十回忆》合成一书,书名为《书与回忆》。只是此书所谈大都是古籍,提到现代书刊的只有关于阿英的《小说闲谈》。 曹聚仁也较早从事书话写作,1931年《涛声》曾刊过他的《书话四节》等文章。80年代,三联书店出版过他的书话集《书林新话》。叶灵凤也擅长写书话,从30年代开始一直到晚年在香港,一生写了不少耐读的书话文章。与文学翻译家冯亦代先生的书话文章一样,他的书话内容也以外国作家作品为主。三联书店曾编有三册叶灵凤的《读书随笔》,十几年来畅销不衰。 ? 周作人的书话同他的散文一样,冲淡平和,侧重于心得感想,他常常大段大段地抄书,自诩“文抄公”。其实抄书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往往是看了十册八册难以抄下一段值得下笔的东西,因为这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哪能是断章取义胡乱抄啊,也是非具慧眼不可的。钟叔河先生在1986年编辑出版了一部上下册的《知堂书话》,所收文章,是从周作人三十几部文集中选出来的,没有编年,也没有分类。不久钟叔河先生又编了一本《知堂序跋》,其中也有不少文章可归于书话作品。后来,钟老先生又重编的《知堂书话》,比原版的增加了不少篇目,又分成了七辑,其中第4辑“谈中国新书”和第7辑“谈自己的书”都是围绕现代书写的。 ????现代著名作家夏衍、俞平伯、叶圣陶、孙犁、李一氓等大家都写有不少书话类的文字。而且各有各的风格,如果撰写中国现代书话史,都是应该细述的。曾看到一则资料,40年代重庆中华书局出版了一本杨世骥的《文苑谈往》,是关于晚清小说的书话集。可以断言,还有许多书话类的早期作品有待我们去寻找。 ????现代书话发轫者为郑振铎、阿英。1929年,郑振铎以“西谛”为笔名在《小说月报》第20卷1至5号连续发表了千字文《读书杂记》19则,其中写了《荷马罗诗》、俄小说集《蔚蓝的城》、古籍《琵琶记》,还有《丛书书目汇编》等,文笔清隽,这是早期典型书话。郑振铎藏书中,不少是罕见的珍本。他对古籍研究下过很大功夫,撰写了大量的题跋文字,结集出版两册厚厚的《西谛题跋》。《郑振铎书话》是三联书店出的那套著名的书话之一。上下两册,内容大部分涉及的是古籍。其中谈到访书藏书的一些文字,著名的《访笺杂记》,记述他和鲁迅合编《北平笺谱》,为寻找上好的笺谱,在厂甸笺纸店一家一家奔波的情景,读来真让人感慨万千。阿英也是爱书如命,读他的《城隍庙的书市》、《西门买书记》、《海上买书记》、《苏常买书记》、《汴陵买书记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