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皮影渊源与发展初探
中国皮影的渊源与发展初探
摘要:本文论述了皮影的起源及它成熟之后的发展,对关于起源的三种观点分别进行了列举。
关键词:皮影;起源;发展
中图分类号:J52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9-0163-02
中国皮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中诞生的一门综合性民间艺术,它融绘画、雕刻、音乐、影像、表演和唱白为一体,是一种深受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它的起源在民间有很多传说,在史学界历来有三种观点:
一、汉代起源说
在《史记》、《汉书?李夫人传》、《汗戚外传》、《汉武内传》、《搜神记》等书中都记载了汉武帝思念宠妃李夫人,请方士以幻术招魂的故事:汉武帝对逝去的宠妃李夫人非常思念,为解皇帝相思之苦,方士齐人少翁用纸剪人形,“夜张灯烛,设帐帏,陈酒肉,而令上居她帐,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还幄坐而步,又不得就视…”汉武帝看后,激动不已,连连说:“是邪?非邪?偏何姗姗其来迟!”这经常被当做影戏起源的例证。
其实利用光照投影早在汉文帝时期就有了。传说宫中聪慧的宫娥用梧桐树的叶子裁剪出各种造型,靠光亮照射投影到窗纱上,为太子取乐,至今在陕西关中民间还流传着这样的歌谣:“汗妃抱子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文帝治国安天下,礼乐传入百姓家。”
这些都是古人对影子的认识和运用,虽然影子是作为影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由此就说影戏起源于汉代,似乎仍显证据不足,有些牵强附会。但可以说中国皮影这棵大树在汉代时已冒出了一个稚嫩的小芽。
二、唐代起源说
唐代时,统治者积极倡导佛教,频繁举行各种宗教活动,到处讲经说法,于是盛行一种类似说唱艺术的“俗讲”,即散文和韵文相结合的体裁,散文的经文部分宣讲,韵文的故事用演唱的形式进行,有说有唱,非常吸引听众。随着俗讲越来越故事化,逐渐发展出了许多宗教与世俗题材的长篇“变文”,以后出现的文学形式如:唱赚、鼓子词和影词等,都源出变文。
为了增强“俗讲”效果,僧人们又增设了图画和纸人,图像故事与经文相结合,在俗讲时用以辅助宣讲。五代以后,僧人在为亡魂超度做场时,经常把死人画成图像或剪成纸人,挂于帏帐上,照图讲说,挥纸人唱歌。这种形式,与后来的中国皮影的表现形式已非常接近了。
中国皮影的起源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至今它还存有很多佛教痕迹,如:影戏班中供奉佛像;对皮影艺人不称演员称“师傅”;对影戏剧本不叫剧本称“影卷”、“影经”;唱影时不称演戏叫“宣卷”;唱的“影卷”内容也多是宣扬“善恶因果”,与佛家教义相通。鉴于此,孙楷第在他所著的《傀儡戏考原》中说:“溯其源,则在唐五代时已有联兆,设无唐五代俗讲僧之与讲宴设图像者,则宋之影戏或既无由发生。”而中国皮影界中,也流传着一首很形象的诗,说:“影戏本是圣佛留,未从开演灯打头,一口叙述千古事,劝善贬恶说春秋。”
由此不难看出,中国皮影与一千多年前的唐代“俗讲”和僧人宣教,有着很明显的内在联系。但奇怪的是已见的文献史料中没有任何关于唐代影戏的记载,到了宋代却又出现了许多关于影戏的著录,影戏呈现的是一派成熟兴盛的景象。对此,顾颉刚先生对影戏源于唐的观点评价为“此说虽无史籍根据而仅为一种思想之假定,但颇为有理。”孙楷第说“余意影戏殆仁宗时始盛。若溯其源,则唐、五代时,似乎已类似影戏之事耳”。不能否认,影戏在唐代已有了一定的发展,为它的成熟奠定了基础。皮影之树此时已有了小小的枝干。
三、宋代起源说
影戏在宋代已非常盛行了,如果说皮影起源于宋代,那么它至少在宋初就已形成了,因为宋初之后的几十年间它就达到了中国皮影发展中的第一个高峰。当时的东京汴梁有许多皮影戏的演出活动。在宋代的文献上也有许多关于“影戏”的详细记载。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就记载了崇宁、大观以来影戏艺人的姓名。当时的娱乐场所里有专门的影戏演出场地。到时令季节,城里设“乐棚”,“每一坊巷口,无乐棚去处,多设小影戏棚子”、“ 诸棚看人,日日如是”的演出情况。可见,在京都影戏演出不少,同时看影为影戏痴迷的人也很多。姜白石就有一首描绘当时演出的诗:“灯已阑珊月色寒,吾儿往往深夜还,只因不尽婆娑意,更向街头弄影看。”已是深夜还不回家,又去街头看影,可见其痴迷程度。宋?诺迈《夷坚三志》中还有一段记载:有一位惠明和尚,既颠又聪。有人取乐和尚,指着一位“影艺人”问和尚,“他是干什么的?”和尚没加思索,挥笔写诗作答:“三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一下就猜对了。由此可见宋都皮影戏的普及程度。
随着皮影戏演出市场的繁荣,皮影道具的雕刻也日趋精良。《梦梁录》卷二十载,“更有弄影戏者,元汴京初以素纸雕簇,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用以彩色妆饰”。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白领阶层意识形成两种理论解释及其比较研究.doc
- 中国百年文学人类学研究精神谱系.doc
- 中国百年水产教育重要文献研究.doc
- 中国皮影艺术元素在动画创作中应用研究.doc
- 中国皮影艺术在插画创作中设计应用.doc
- 中国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科学化训练探索与创新.doc
- 中国皮影艺术研究.doc
- 中国目前粉煤灰综合利用现状及前景思考.doc
- 中国直男癌现象及其折射出性别歧视现象原因探析.doc
- 中国省域城镇化水平对耕地压力影响.doc
- 2025年山西省吕梁市单招(语文)测试题库标准卷.docx
- 2025年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最新.docx
- 2025年山东省东营市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综合能力测试题学生专用.docx
- 2025年山东省济南市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综合能力题库带答案.docx
- 2025年山东胜利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精编.docx
- 2025年山东省日照市单招语文测试题库有答案.docx
- 2025年山东省德州市选调生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综合能力题库汇编.docx
- 2025年山东英才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完美版.docx
- 2025年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及参考答案1套.docx
- 2025年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一套.docx
最近下载
- 储能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4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招聘7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华为IPD流程管理体系L1-L5最佳实践及落地实施.pptx VIP
- 铁路内燃机车司机高级技师理论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2026届高三语文开学第一课.pptx VIP
- 最新: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护理——2023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课件.pptx VIP
- 2025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招聘13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动词过去式不规则变化.doc VIP
- “十八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知识竞赛.docx VIP
- 2024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招聘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