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追思与缅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月的追思与缅怀   唯有天明多壮志   “唯有天明多壮志”是3月10日在北京电影学院标准放映厅举行的“吴天明追思会”的标题,同时举行的“吴天明导演回顾展”标题是“天明爱电影,电影盼天明”。   当最早获知原西影厂厂长、我国著名导演吴天明先生因心肌梗塞于3月4日上午10时左右猝然离世的消息时,不仅他的生前好友、著名表演艺术家许还山先生感觉惊讶和不能接受,身在西影,在西安的每一位电影人,包括每一位热爱他的普通观众,都是同样的感觉和反应。消息证实后,大家的心情一样沉痛。   随后,西部电影集团董事长张宏先生第一时间奔赴北京,慰问吴天明导演的家人。西影集团随后在西影设置了追思灵堂,举办了吴天明导演追思会和经典影片回顾展,同时与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共同于3月8日在北京八宝山举行了追悼会,于3月10日在北京电影学院举办了追思会和影片回顾展。   在告别仪式和北京追思会上,吴导的家人亲友和吴贻弓、谢飞、郑洞天、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李少红、黄建新、滕文骥、何平、周晓文、黄建新、顾长卫、张会军、田壮壮、霍建起、陶泽如、蒋雯丽等许多著名电影人以及百多家媒体记者都到会,表达了对吴导的缅怀与哀思。追思会上还放映了米家山导演制作的纪念短片,回顾吴导的一生,将其音容笑貌永留人心。告别仪式门口嵌有他作品名字的挽联:“人生无奈常变脸没有航标任偏流”、“老井无声胜有声百鸟朝凤一曲终”和场内的“天明导演快乐远行”,以及“天明爱电影,电影盼天明”“唯有天明多壮志”这些字都让人觉得天明导演仿佛仍和我们在一起。   吴天明不仅是我国电影界德高望重的第四代导演代表人物,还因为他在担任西影厂厂长其间大胆启用一批年轻影人,扶持和培养了张艺谋、陈凯歌、顾长卫、黄建新、周晓文等著名导演,而被业内誉为“电影界伯乐”“第五代导演教父”等。   张艺谋在追思会上悲悼自己的恩师和伯乐时说,“没有吴天明,就没有我的第一部电影《红高粱》。也正是凭借这部《红高粱》,改写了我的命运。”   陈凯歌导演也在获知消息的当天通过新华社记者表达了自己对吴导的感激与怀念之情,他说,“吴天明导演曾是中国电影的领军人物,除本人拍摄过多部优秀作品外,还带领一代人创造辉煌,为中国电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个率真正直的好人。在担任西影厂厂长时,对我的支持和帮助至今难忘,对于他的突然去世我深感意外,十分悲痛。他拍过一部名为《人生》的影片。现在,他已完成他的人生,愿他安息。我们会永远怀念他。”   吴天明导演生前曾于1985年至1987年期间担任本刊第一任编委会主任,对本刊也倾注了许多关怀与心血,本刊全体同仁在这三月的追思与怀念中,一一翻阅着吴导在本刊留下的影迹与风采,捧读他写的《老井断想》和《再振雄风向未来》,倍觉亲切,深受鼓舞。正如张艺谋导演所言,“无论怎么困难,电影梦在他心里永远是一团燃烧的火。”   太阳有可能从西部升起   1988年,时任西影厂厂长的吴天明导演为建厂三十周年纪念活动在本刊发表了《再振雄风向未来》的文章,文章说:“粉碎‘四人帮’后,国家开始新的长征,西影也随之焕发青春。《生活的颤音》是为起步。《西安事变》、《都市里的村庄》是为发展。从《人生》、《野山》、《黑炮事件》的腾飞,到《老井》、《红高粱》的跃进,人们在惊叹:太阳有可能从西部升起。追根溯源,我们不能不说,西影的兴衰,是和整个国家的命运起伏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不仅是西影的春天,也是国内整个电影界、文化界的春天,又恰值吴天明个人创作的最好的年华,所以他便和西影一起从西部崛起,不仅让国人惊叹,也让国际影坛对中国电影刮目和赞叹。   吴天明导演1939年出生于陕西三原,从小迷电影,1960年考入西影演员培训班,毕业后在西影演员剧团做演员,曾参演过影片《巴山红浪》。但他的志向是想要做导演。1974年曾跟随著名导演崔嵬参加了《红雨》的拍摄,同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进修班,学习两年后回来,做了3年助理导演和副导演。1979年和1981年先后两次和著名导演滕文骥合作拍摄了故事片《生活的颤音》和《亲缘》。《生活的颤音》不仅获得了文化部1980年优秀影片奖,也使吴天明获得了优秀青年创作奖。   1983年他独立执导的第一部影片《没有航标的河流》,再次获得了文化部1984年优秀影片二等奖,和夏威夷第四届国际电影节东西方中心电影奖。第二年他执导拍摄了真正在国内产生轰动效应的代表作,根据路遥同名小说改编的故事片《人生》,影片获得了第八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和最佳女主角奖,也让当时所有的年轻人许多年都念念不忘高加林和刘巧珍,甚至十多年以后还有人宁愿倾尽所有,个人投资去拍《人生》续集。   拍《人生》的时候,也是吴天明新任厂长,带领西影大踏步前进的时候。我们至今都记得当时正值青春年华,在校园里看过的那些激动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