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章 中国建筑起源和发展.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篇章 中国建筑起源和发展.ppt

2007-02 《中外建筑史》 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 永乐宫壁画 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 明清时期,建筑有了相当的进步,建筑业趋向程式化、定型化,建筑规模不断扩大,但建筑装饰也变得琐碎繁复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 2、琉璃面砖、琉璃瓦的质量提高了,应用面更加广泛。 3、经过元代的简化,到明代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构架,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加强了。 4、建筑群的布局更为成熟。 5、官僚地主兴建私家园林蔚然成风,尤其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江南一带,给后世留下了一些别具特色的园林佳作。 6、官式建筑的装修包括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等级分明。 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 南京灵谷公园无梁殿,建于明洪武年间 江苏苏州报国寺塔 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 明十三陵石牌楼 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 明十三陵神道 明十三陵碑亭 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 天坛祈年殿 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 在建筑上,清袭明制,但也有自己的一些发展。 首先是园林的建造达到了极盛。 其次是喇嘛教建筑的兴盛。 再有就是对单体建筑设计的简化,以及装修水平的提高。 北京北海公园 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 承德避暑山庄金山 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础知识 由此看来,建筑应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历史书,上面记载了各个历史发展时期的社会、经济、思想状况,同时也是我们了解本民族文化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成就 北京故宫 紫禁城 万里长城 布达拉宫 颐和园 重庆人民大礼堂 曲阜鲁城是西周至战国时期鲁国的都城,由外郭和内城两重城墙组成,是目前已知采用外郭最早的城市。它与《考工记》中描述的城市比较相似。 这是位于河南安阳的,商王武丁的配偶妇好墓。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商代王室墓。墓中有近2000件精美的陪葬品以及殉人16名。下图为地面享堂,右图为剖面。 中国建筑史——封建社会建筑前期1 战国(前475-前221年) 手工业商业发展,城市繁荣,规模日益扩大,出现了城市建设的高潮。高台建筑很盛行。斧、锯、锥、凿等的应用,墓结构技术精良。瓦的广泛使用,装修用的砖也出现了。 秦朝(-前206年) 统一了法令、货币、度量衡、文字,修驰道,筑长城。修筑都城、宫殿、陵墓。其中阿房宫、骊山陵墓规模之大,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将原有秦、燕、赵长城扩建,联成3000余公里长。 阿房宫 位于陕西咸阳上林苑内,前殿名为阿房,即被称为阿房宫,前殿建在东西1200米,宽450米,高7-8米的夯土台基上。工程浩大,至秦亡尚未完工。 骊山陵墓就是秦始皇陵,如果不是1974年被发现,这座考古遗址上的成千件陶俑将依旧沉睡于地下。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通常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前256年左右修建的。1982年,都江堰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00年,都江堰以其为“当今世界年代久远、惟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与青城山共同作为一项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上图秦皇陵鸟瞰 周、秦明堂平面图,方形围墙正中为明堂,其平面呈“亞”字形,九室,当中一室称太室,四周之室代表春夏秋冬五行等。 名 词 解 释 人类的祭祀活动出现在旧石器时代后期。伴随这祭祀活动,相应地产生场所、构筑物、建筑,这就是坛庙。至秦汉时期,统治者建立了祭祀天地山川和祖先的完整礼仪制度,并修建了相应的建筑。坛庙主要可分为三类: 祭祀自然神—天地日月、风云雷雨、社稷先农之坛,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之庙,其中天地日月、社稷先农由皇帝亲祭,社稷坛为祭祀土地之神,社是五土之神,稷是五谷之神,古代以农立国,社稷象征国土和政权。 祭祀祖先—帝王祖先称为太庙,臣下称家庙或祠堂。 先贤祠庙—如孔子庙、武侯祠、关帝庙等。 明堂—又称“世屋”,是古代重要的建筑物,是皇帝居住、颁昭、早朝、及与天地沟通的场所,相当于宫殿和坛庙的总和。 五帝—分别掌管天上五方的帝君,白帝、青帝、黄帝、赤帝、黑帝。 复道—在道路两侧建墙,皇帝坐车辇行于其内,以利安全。 中国建筑史——封建社会建筑前期2 汉(前206 -220年) 古代建筑繁荣期,其宫殿如未央宫、建章宫等也是前无古人的,突出表现在木结构的渐趋成熟,抬梁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