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节中国古代哲学宗教.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节中国古代哲学宗教.ppt

近代新儒家 定义:20世纪20年代以来出现的主张以中国文化尤其儒家文化为本位,兼采中西文化之长的学派。 代表人物:梁启超、张君励、熊十力、梁漱溟、冯友兰、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杜维明等 主要特点: 1、尊孔崇儒,以民族文化为本位 2、中体西用的态度 3、注重“心性”和“内圣”之道,重道德追求 4 、推重直觉的思维方式 梁漱溟 (1893——1988) 官宦世家子弟 中学毕业的北大教授 乡村建设的倡导者 民主建政的监督者 他评:“他举起时代的全部重任,掷入自己的胸渊” 自评:“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动的人” 杜维明 为国际知名的儒学大師。长在台湾,东海大学毕业后赴美深造,一九六八年取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哈佛大学东亚哲学及历史教授,荣膺美国人文艺术科学院哲学组院士。一九九六年出任哈佛燕京学社社長 以研究儒家文化及发揚儒家思想为志业,所倡儒学三期论及文化中国说,皆在海內外引起广泛的讨论和深远的影响。   四、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政治层面: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孰为本? 社会层面:和谐社会——和谐始于哪里?大同同于何处? 个人层面:安身立命——如何安顿我们的身心?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第二节 道家思想 一、老子的思想 二、庄子的思想 三、黄老之学 四、魏晋玄学 老子生平 守藏室之史 孔子问礼 尹喜与《道德经》 青羊宫的传说 泉州老君岩 青羊宫 1、道的思想 道的本义:“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是宇宙运行的总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的运行规律是循环往复。“反者,道之动。” 道的作用是柔弱胜刚强。“弱者,道之用” 2、无为的思想 无为是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政治上无为。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治大国若烹小鲜。” 个人生存的无为。“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3、 “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小国寡民”理想的背景和意义。 4、辩证法的思想 矛盾双方互相依存,相反相成。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矛盾着的两个方面遵循物极必反的法则,相互转化。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矛盾的转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一个过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二、庄子的思想 庄子生平(前369——前286) 贫困生活 终身不仕 契友惠施 达观人生 1、修身求道 道“生天生地”,但“自本自根”。 人通过修养可以得道,实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追逐名、利等外在之物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 人生的理想是做“无待”“无己”的“真人”。 追求精神自由的方法是“心斋”“坐忘”等内省方式。 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物化”和“相忘”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2、“万物皆一”的思想 具体事物的差别只有相对的价值 从道的角度看,“万物齐一”。 “以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 3、超世、顺世、游世 道家的中心问题是如何躲开人世的陷阱,全生避害,在不道德的社会做一个道德的人。 超世:卓然不羁,独立于世。 “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 顺世:顺应现实。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游世:保持自己内在的真性游戏于世间。 “夫明白入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间者,汝将固惊邪?” 三、黄老之学 定义:道家思想的一个派别,形成于战国时期,兴盛于西汉初。主要思想是贵道、轻法,崇尚无为。 代表人物:环渊、陆贾 四、魏晋玄学 定义:魏晋时期盛行于士人中,以道家学说解释儒家经典《易》为中心而形成的崇尚老庄的思想流派。 “玄”的基本含义:幽远、玄妙;寂默 玄学的核心概念:无 代表人物:何晏、王弼、阮籍、嵇康、向秀、郭象 主要特点: 以“三玄”为研究对象 以“有”“无”问题为中心 以探究世界本体为基本内容 以解决名教与自然问题为目的 思辨色彩浓郁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