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症对照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症的对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选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对照组32例单纯选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6%,对照组总有效率75.0%,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两组副反应出现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与副反应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推广。
【关键词】失眠症;中西药结合治疗;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6.2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10-0126-01
失眠是一种在明显心理因素影响下出现的,以长时间睡眠障碍为表现的心理、生理障碍性疾病。包括难以入睡,睡眠浅,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入睡,醒后不适感,白天困倦,严重者可加重或诱发心悸、眩晕、头痛、中风等病症,属于中医“不寐”范畴。起失眠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精神紧张、焦虑恐惧、担心失眠所致,此外有环境因素、生物制剂因素、躯体因素、某些神经精神疾病及其他因索,如个性特性、遗传因素、白天生活影响等。失眠不与精神因素或躯体因素相关则为原发性失眠。2007年2月到2009年3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失眠症3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本院收治的失眠症妇女64例均符合《OCMD一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关于失眠症的诊断。症状标准:①几乎以失眠为唯一症状,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多梦、早醒,或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等;②具有失眠和极度关注失眠结果的优势观念。严重标准:对睡眠数量、质量的不满意引起明显的苦恼或社会功能受损。病程标准:至少每周发生3次,并至少已1个月。排除标准:排除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导致的继发性失眠。
1.2 一般资料:本组64例患者随机平分为2组:治疗组32例,男16例,女16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56.5岁;表现为入睡困难且易醒者20例,多梦或早醒者5例,彻夜不眠者7例。对照组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55.2岁;表现为入睡困难易醒者18例,多梦或早醒者10例,彻夜不眠者5例。2组患者年龄、症状等具有可比性((P0.05)。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西地泮,每次5~10mg,每晚1次,连续服用1周,或服用至睡眠改善后停用。乙烯雌酚,每次0.5mg,每晚1次,连服3周为1疗程。
1.3.2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百合地黄汤加味中药:百合、知母、川芎各10g,生地30g,酸枣仁、麦冬、丹参、合欢花、枸杞子各15g,白芍、龙骨各20g,茯苓12g,甘草6g。偏于肾阴虚者加女贞子12g,龟板胶15g;偏心阴虚者加五味子、远志各6g,夜交藤10g;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者,加地骨皮10g,熟地3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3周为1疗程。
1.4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治疗后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睡眠时间在6h以上,睡眠深,醒后精力充沛。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在3h以上。有效:睡眠时间较治疗前增加,但仍不足3h。无效:治疗后失眠无改善。
1.5 统计分析: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t检验,P0.05代表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15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15例,有效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5.0%。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
2.2 副作用:同时服用中西药的治疗组出现胃部不适者2例;单服西药者出现白天明显头晕、头痛者2例,精神不振、疲乏、思嗜者2例,2组比较,副反应出现率有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因此改善睡眠质量至关重要。失眠症是指持续相当长时阅的睡眠的质和量的不满意状况。临床表现有: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惊醒、自觉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入睡、醒后感到疲乏或缺乏清醒感、白天思睡等。患者对既屈感到恐惧和焦虑,严重时可影响其精神效率和正常生活工作。从发病年龄来看,失眠的分布人群主要集中在青年、老年、妇女。青年人失眠可能跟升学、就业等压力比较大有关,老年人失眠可能跟身体虚弱、并发其他疾病等有关。失眠患者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且身体都比较消瘦,可能跟妇女月经、生育、更年期等生理变化有关。
目前治疗失眠症的药物很多,但都有利有弊。安眠类药物是最常使用的药物,这一系列药物具有的优点是见效快、经济,患者用药后睡眠很快得到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药肾损伤研究新进展.doc
- 中药肾气丸加减方结合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探讨.doc
- 中药脂质体研究进展.doc
- 中药肾炎康复片联合小剂量甲泼尼龙与硫唑嘌呤治疗狼疮性肾炎远期疗效观察.doc
- 中药膏方在间质性肺病中应用.doc
- 中药自拟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doc
- 中药芪红合剂对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肾组织中PAI1表达影响.doc
- 中药芪黄益肾汤治疗慢性肾衰竭脾肾气虚证临床观察.doc
- 中药芪红合剂对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大鼠肾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表达影响.doc
- 中药茺蔚子炮制工艺优化研究.doc
- 中西医结合治疗奥沙利铂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doc
-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内分泌失调患者临床研究与分析.doc
-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内分泌失调疗效观察.doc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乙型肝炎腹水患者生存质量影响评价.doc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心功能及内皮功能影响.doc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十二指肠溃疡远期复发率影响及影响复发率危险因素分析.doc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糖代谢异常血压动态变化影响分析.doc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疗效及围产儿预后影响.doc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诊阑尾切除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影响.doc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炎性指标影响.doc
最近下载
- 欧洲药典-凡例翻译.doc
- 塔吊上人通道搭设施工方案.doc VIP
- XX乡镇网格员队伍考核实施办法.docx VIP
-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docx VIP
- (高清版)B-T 16422.3-2022 塑料 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 第3部分:荧光紫外灯.pdf VIP
- T_CI 478-2024 超临界二氧化碳输送管道定量风险评估规范.pdf
- 衢州景琦机械有限公司年产40万只法兰生产自动化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VIP
- 2024青海电工证题库电工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pdf VIP
- 2025兴业银行笔试题库及答案.doc VIP
- DLT 820.1-2020 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波检测技术规程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