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复习课程.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讲 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复习课程.ppt

前 言 蒙台梭利说,教育体系是以感官为基 础,以思考为过程,以自由为目的的。儿童 对游戏的需要比对事物的需要更强烈,她所 创立的、独特的蒙台梭利法,风靡了整个世 界。我们怎样正确认识与蒙台梭利的教育思 想?;;;;;;;一、生平和主要教育活动 玛丽亚·蒙台梭利是20世纪享誉全球的 幼儿教育家。她所创办的“儿童之家”是欧洲 新教育运动中著名的教育实验,在世界范围 内有着深远的影响。 ;重要评价 ——她的传记被列入12位“帮助世界的人们”传 记丛书之一。 ——英国:“20世纪赢得世界公认的推进科学和 人类进步的最伟大科学家之一”; ——美国:“当前讨论学前教育问题,如果没有 论及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便不能算完全”; ——德国:“在教育史上,能像蒙台梭利教育 法如此举世瞩目的并不多见”。 ; 1950年她被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 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曾经热烈地宣 布:“玛丽亚·蒙台梭利已经成为我们期望教 育和世界和平的伟大象征。” ; 1870年8月31日,玛利亚·蒙台梭利生于 意大利安科那省的希亚拉瓦莱小镇。她是家 中唯一的独生女,父亲是保守、严谨的军 人,母亲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因此从小便养 成自律、自爱的独立个性,以及热忱助人的 博爱胸怀。 ; 十三岁时,她选择了多数女孩不感兴趣 的数学,进入工科学院就读。二十岁自达文 奇工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她做了一个前所未 有的决定——学医。她是班上唯一的女生。; 1896年,26岁的蒙台梭利获得罗马大学 医学博士学位,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 士。随后,她在罗马大学附属医院任精神病 临床助理医生,诊断和治疗身心缺陷儿童, 逐渐产生了对低能儿童教育的兴趣。;(一)儿童之家的创办 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建立“儿 童之家”。招收3-6岁的儿童加以教育,主要 是为了解决当地贫民儿童的“文化剥夺”问题 而进行教育实验。 ;儿童之家的基本教育理念 ——建设优美环境、尊重儿童、促进儿 童身心的协调发展。;儿童之家的环境建设要求 1、必须是有规律、有秩序的生活环境; 2、能提供美观实???且对幼儿有吸引力的生活 设备和用具; 3、能丰富儿童的生活印象; ;4、能够提供感官训练的教具或教材; 5、能够让儿童独立地活动、自然地表现,并 且意识到自己的力量; 6、能够引导儿童形成一定的行为规范。; 1909年,蒙台梭利写了《运用于儿童之家的科 学方法》一书,1912年这部著作在美国出版,同时 很快被译成2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100多个国 家引进了蒙台梭利的方法。欧洲、美国出现了蒙台 梭利运动,1913年至1915年蒙台梭利学校已经遍布 世界各大洲。蒙台梭利在全世界引起了一场幼儿教 育革命。;(二) 1936年出版《童年的秘密》 1936年出版《童年的秘密》,认为一个 人的个性正是在他的童年时期就形成的。正 因为如此,父母和教师必须努力去了解尚未 被自己认识的儿童,并把他从所有的障碍物 中解放出来。 ;儿童的心理特点(陈鹤琴) ——好游嬉的 ——好奇的 ——好群的 ——好模仿的 ——喜欢野外生活的 ——喜欢成功的 ——喜欢别人赞许他的 ;陶行知的六个解放 1、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 2、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 3、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 4、解放他的嘴巴,使他能谈; 5、解放他的空间,使他取得更丰富的学问; 6、解放他的时间,使他能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 情。 ; 儿童正是作为一种精神上的存在而 不仅仅是肉体上的存在,才给人类的发 展提供了强大的原动力。也正是儿童的 精神,决定了人类发展的进程,并有可 能把人类引向更高级的文明。; 成年人应受到控告。在与儿童打交道的 过程中,成年人慢慢会变得自私自利,或以 自我为中心,他们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看 待与孩子有关的一切,结果只能使他们之间 的误解越积越多。; 新生命都有一种本能。当一个新的 生命降生时,它自身包含了一种神秘的 本能,这个本能将指导它如何活动,形 成什么样的特性及怎样适应环境。; 我们对新生儿的态度不应是怜悯, 而应怀着一种对造物之神的崇敬,把这 个小生命的心灵看成一个我们无法完全 了解的神秘世界。;心灵的胚胎 人们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他们 没有认识到,儿童拥有一种积极的精神 生活。尽管儿童当时并没表现出来,而 且他也必须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秘密 地完善这种精神生活。; 我们不能再无视儿童的心理发展了,而必 须从一开始就去帮助儿童。这种帮助并不在 于塑造儿童,因为这一任务属于自然之神, 而在于观察儿童心理发展的外在表现,在于 能为儿童的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