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天堂寄来的明信片
离开哈尔施塔特之后,每次在餐桌上,给淡而无味的西餐上洒盐的时候,就会想起这个被称为“天堂来的明信片”的美丽小镇。我甚至怀疑这样的联想会持续终生――任何去过那里的人都知道此言决非夸张。
摇曳珍珠湖泊
从奥地利名城萨尔茨堡(salzburg)坐长途汽车往东南行驶一个多小时,到达巴德伊施(Baa Ischl),再坐刻把钟的窄轨小火车,就来到了哈尔施塔特湖边。游客们下了车,看到平静的湖面和高耸的山峰就激动不已。其实整个萨尔茨卡默古特地区(salzkaminergut)充满着无数的山峰和珍珠般串起的湖泊,类似的风景无处不在,但哈尔施塔特(Ha]1statt)的魅力远不止于此。
游客们坐上渡船,往湖对岸驶去。清澈幽蓝的湖水深不见底,飘朦的雾气散去,对面两座葱翠的山峰上云雾依然缭绕,左侧的山峰上还有白雪皑皑,山脚下却突然现出一个金光闪耀的小市镇来。以尖耸的教堂为中心,各色建筑或依山坡向上而建,或沿湖面一字铺展,错落有致又不失和谐。这种建筑之间的协调与周边的青山绿水又完全合拍,让人不禁想起奥地利的音乐天才莫扎特,他如孩童杂耍般地玩弄着乐器,敲击出来的却是天籁之音。
其实莫扎特母亲的娘家离这儿很近,莫扎特的天才也许多少沾了萨尔茨卡默古特的灵气。而远道而来的游客们,刚才还心急慌忙地拍照,这会儿又后每快门摁得太早。
巴掌大的灵气小镇
距离产生美。对于啥尔施塔特,非小火车加摆渡船不可近身。而到了岸上,小镇中心也不让汽车通行。也难怪,哈尔施塔特小镇所在的位置,其实是湖泊和高山交界处硬生生挤出来的一小块狭长空地,而当地先人“螺蛳壳里做道场”,妙手搭建出这样的旷世精品。上得岸来,沿着湖边漫步,面向湖面的那一排排建筑高低错落,色彩各异,如同一片烂漫的山花绽放。即便倚着栏杆,晒着太阳,欣赏那一格格自成一景的窗棂,也不失为怡情的享受。
巴掌大点的地方,转悠上个把小时也差不多。就这点地盘,生生世世的住民们如何发展?不要说活人,连死人的地方也不够啊在老教堂的旁边,有个仿佛从山腰平台上伸展出来的墓地,风水好,“住户”也多。“世世代代的哈尔施塔特人都葬在这里吗々”当地人摇摇头:“当然不是”教堂墓地的身后,有一间小屋子,推门进入之前一定问清楚了,不然真要吓到人。原来墓区太小,许多埋葬在墓地的尸骨在10年之后就要移出来,留地方给后来人。而移出的骨骸,其头骨会被标上记号,存放在这间遗骨馆(Beinhaus)中。花2欧元,就可以进小房间参观。
三四十平方米的小屋中间竖着耶稣像,四周里里外外堆满了头骨。每个头骨上都有名字和生卒年份,女性还有漂亮的花纹。本应是肃穆冷清的地方,在这里却只有惊奇和温情。进来的游客个个面带好奇的微笑,指指点点。那些头骨似乎还有生命,代表着老一代小镇居民欢迎着客人的到来。
非凡的盐矿墓葬
这个走遍天下也难见的遗骨馆,让以美景取胜的哈尔施塔特小镇陡增了几分历史感。事实上,哈尔施塔特的历史远远不止几具沧桑百年的头骨,在世界历史上,“哈尔施塔特时期”是一个响亮的名字,代表着西欧和中欧铁器时代文化。1846年,在这个地图上都很难找见的小镇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墓地,分两个时期,共有2000多座墓葬,发掘出大量青铜剑、铁长剑和铁短剑,历史学家根据发掘推断其年代,居然可溯至公元前10到前5世纪这是欧洲最早的铁器时代,是世界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
直到今天,这里的考古工作依然在继续。在普拉森后山上,有一个考古工作站,每年季节合适的时候,会有考古人员上山驻扎工作,也会向游人开放以供参观。和中国人时不时的“抢救性发掘”不同,欧洲人似乎生怕一口把世间最美昧的蛋糕吃没了,因此先把蛋糕看护起来,每天舔一舔,一辈子都有寄托,有幸福。
最早发现这块大蛋糕的不是考古人员,不是历史学家,而是一个平凡的盐矿工头。就在小镇背靠的普拉森山的山腰上,有个景点叫“盐矿”。矿里深埋的每一块盐岩,都是哈尔施塔特的一段历史。
在远古时期,这里应该是片海洋。地壳运动使山峦陡现,形成了阻隔海水的陆地,也围起了“海水堰塞湖”。逐年累月,水汽蒸发,水中的盐分沉淀为岩盐,埋藏在山中。自从有人类活动之后,盐就是白色的黄金,代表着活力和富贵。哈尔施塔特的盐矿开采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盐也始终是当地主教和贵族的首要经济来源。
如今,作为景点的“盐矿”依然保留着几十年乃至上百年前矿井的原貌。采矿工人的工作非常辛苦,与世隔绝,终日不见阳光,但他们的收入要比普通的劳力高出不少,而且应该也没有当代中国煤矿工人那么危险。随着代代劳作,矿井越来越深,越来越大,如今在废弃的矿井里走上圈,都是个锻炼体力的活。遇到有落差的地方,会有木质的滑梯相连。当年矿工们一天劳作之后,收拾工具,顺梯一溜滑下,定是一片欢声笑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