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
PAGE 15
《水污染控制工程》
课程设计指导书
宋志伟 编写
黑龙江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006.11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第一节 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计算
总体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要发挥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
本课程设计的重点训练,是污水处理主要构筑物的设计计算和总体布置。
课程设计不要求对设计方案作比较,处理构筑物选型说明,按其技术特征加以说明。
设计计算说明书,应内容完整(包括计算草图),简明扼要,文句通顺,字迹端正。
设计要点
1、污水处理设施设计一般规定
①排水系统为合流制,取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截流雨水经初沉可直接排水体。
②处理构筑物流量:曝气池之前,各种构筑物按最大日最大时流量设计;曝气池之后(包括曝气池),构筑物按平均日平均时流量设计。
③处理设备设计流量:每种设备选型计算时,按最大日最大时流量设计。
④管渠设计流量:按最大日、最大时流量设计。
各处理构筑物不应小于2组(个或格),且按并开设计。
2、主要处理设施的工艺计算
⑴格栅
设计资料:
型式:平面型,倾斜安装机械格栅。
城市排水系统为暗管系统,且有中途泵站,仅在泵前格栅间设计格栅(15~25)。
格栅过栅流速不宜小于0.6m/s,不宜大于1.5m/s,一般控制在0.6~1.0m/s。
栅前水深应与人厂污水管规格相适应,一般为0.2~0.5m。
格栅尺寸B、H参见设备说明书,宜选中间值。
清渣方式:
人工清渣:适合于小型污水厂,栅渣量<0.2m3/d时采用,安装角度30~45;
机械清渣:适用于栅渣量>0.2m3/d的情况,格栅安装角度60~70。
栅渣量:以每单位水量产渣量计0.1~0.01(m3/103m3污水),粗格栅用小值,细格栅用大值,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该数值。
设计内容:
尺寸计算:栅条的间隙数、栅条断面形状(可按表1.1选用)、栅槽宽度、栅后槽总高度、栅槽总高度。
表1.1 栅条断面形状、尺寸及阻力系数计算公式
②水力计算:通过格栅的水力损失(设计水头损失、计算水头损失)。
③栅渣量:每日栅渣量计算。
④清渣机的选用。
⑤格栅间工作台。台面应高出栅前最高设计水位0.5m,工作台上应有安全和冲洗设备,格栅工作台两侧过道宽度不小于0.7m,工作台正面过道宽度1.2~1.5m。
计算公式参见表1.2
表1.1 栅条断面形状、尺寸及阻力系数计算公式
⑵沉沙池
平流沉沙池:
设计资料
最大流速为0.3m/s,最小流速为0.15m/s。
最大停留时间不小于30s,一般采用30~60s。
有效水深应不大于1.2m,一般采用0.25~1.0m,每格宽度不宜小于0.6m。
进水头部应采取消能和整流措施。
池底坡度一般为0.01~0.02;当设置除砂设备时,应根据设备要求考虑池底形状。
计算公式(见表1.3)
表1.2 格栅计算公式
名称
公式
符号说明
1.栅槽宽度
S—栅条宽度(m)
b—栅条间距(m)
Qmax—最大设计流量(m3/s)
—格栅倾角(°)
h—栅前水深(m)
v—过栅流速(m/s)
2.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
h1—设计水头损失(m)
h0—计算水头损失(m)
k—系数,格栅受污染物堵塞时水头损失增大倍数,一般为3
—阻力系数,其值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可按表3.1.1计算
g—重力加速度(m/s2)
3.栅后槽总高度
h2—栅前渠道超高,一般为0.3m
4.栅槽总长度
l1—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长度(m)
l2—格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m)
B1—进水渠宽(m)
H1—栅前渠道深(m)
—进水渠道渐宽部分的展开角度,一般取20°
5.每日栅渣量
W1—栅渣量(m3/103
Ks—生活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
曝气沉砂池:
设计资料
旋流速度应保持在0.25~0.3m/s。
水平流速为0.06~0.12m/s。
最大流量时停留时间为1~3分钟。
有效水深为2~3m,宽深比采用1~2。
长宽比可达5,当池长比池宽大得多时,应考虑设置横向挡板。
每m3污水的曝气量为0.1~0.2m3
空气扩散装置设在池的一侧,距池底约0.6~0.9m,送气管应设置调节气量的阀门。
池子的形状应尽可能不产生偏流或死角,在集砂槽附近可安装纵向挡板。
池子的进口和出口布置,应防止发生短路,进水方向应与池中旋流方向一致,出水方向应与进水方向垂直,并宜考虑设置挡板。
池内考虑设消泡装置
计算公式(见表1.4)
表1.3 平流沉砂池计算公式
名称
公式
符号说明
1.长度
v—最大设计流量时的流速(m/s)
t—最大设计流量时的流行时间(s)
2.水流断面面积
Qmax—最大设计流量(m3/s)
3.池总宽度
h2—设计有效水深(m)
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潜水作业及水下焊接切割安全措施.docx VIP
- 潜水作业及水下焊接切割安全措施.docx VIP
- (2012年度设备部管理评审报告.doc VIP
- 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课件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课件.pptx VIP
- 肾上腺疾病的外科治疗课件.ppt VIP
- UBE治疗椎管狭窄技术解析.pptx VIP
- 第十节 线路及断路器停送电操作.pptx VIP
- 《JB-QGL-TX3016AJB-QTL-TX3016A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安装使用说明书(Ver.1.3,2016.11 )》.pdf VIP
- GJBJ 6221-2008 数字式激光平面干涉仪校准规范.pdf VIP
- 发电机空载特性曲线测录试验报告.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