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福特管理精髓.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亨利.福特管理精髓

亨利.福特的管理精髓   福特的思想甚至已经超越了管理学的界限,在社会学、成功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都有影响力。      就个人而言,相对于《评传》的旁观者清,我更愿意读高屋建瓴的《自传》,它更朴实无华,更还原本色,更紧贴时代,更加发自肺腑。   亨利?福特(Henry Ford,1863―1947)是福特汽车的创始人,世界著名的“汽车大王”。现在,福特汽车公司依然是世界最大的汽车企业和全球财富五百强企业之一,该公司推出的“T型车”和第一条流水线带来了世界汽车工业的革命。其中,“T型车”1500万辆产量的世界纪录至今无人打破,福特也因此被誉为“给世界装上车轮子”的人。半个世纪之后的1999年,美国《财富》杂志将亨利?福特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企业家”,以表彰他为人类工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汽车界另一位著名的企业家,曾任福特公司总裁的李?雅科卡(Lee Iac0Cca,1924-)虽然对当时的董事长福特二世(Ford Ⅱ,1917―1987)颇有怨言,但对他的祖父――亨利?福特仍然十分敬仰。而且,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Dale Camegie,1888―1955)与拿破仑?希尔(NapoleonHm,1883一1969)也毫不吝惜地将他推崇为人类历史上最杰出的企业家。      “科学管理”的真谛      众所周知,“科学管理”理念是由美国管理学家泰罗(F,W,Taylor)在20世纪初所创立,重点研究在工厂管理中如何提高效率,代表著作是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而福特本人也受其影响,很多观点特别是在企业实践方面与泰罗如出一辙。   首先,对很多材料的创新不断提出自己的疑问。比如,福特以当时制造机器的木材为例,认为对某些用途来说,木材是我们所知道的最好的材料,但木材使用得也特别浪费福特牌车上的木材就含有30磅的水!于是,福特认定――肯定还有某种比这更好的制作方法,这种方法既可以让我们获得同样的力量和弹性,又不必承受多余的重量。   其次,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作为毕生的追求之一。福特总结道:出于一些愚蠢的思考,我们曾将重量和力量混为一谈。早期的原始制造无疑与这有关。例如:过去的牛车重达1吨,它这么重却很脆弱,为了把几吨重的人从纽约市运到芝加哥,铁路就得造几百吨重的火车,其结果是损失了真正的动力,造成了大量动力的浪费。   再次,对于每一个零件坚持进行细化。有了钒钢之后,福特决定仔细检测,以决定每一个部件用哪种钢材最好,看是要硬钢、强钢、还是有弹性的钢材。在任何大型机器的历史上,福特第一次科学地判断钢材的确切质量。结果,福特公司选择了20种不同的钢材用于制造不同的汽车零部件,其中大约10种需要高强度而又轻便的地方都是钒钢。当然,它们并不都是成分一样的钒钢,其成分根据这一部件是要承受磨损还是需要弹性来确定,根据它的需要而进行适当的变化。      “二八定律”的反思      “二八定律”,也称“关键少数定律”、“帕累托定律”,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该定律认为:企业80%的收获来自20%的努力,80%的利润来自20%的顾客,80%的销售额也来自20%的顾客。“二八定律”自问世以来,已在多个行业得到体现,中外均有相当多的企业将其作为经营以及决策的重要依据。然而,福特以几十年的汽车营销经验,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一旦某种产品取得成功,人们就会认为只要把这项产品改成一件不同的东西,就会取得更大的成功。确切地说,人们总有一种“跟风”时尚的倾向,总想把一件好端端的产品加以改变从而毁了它。   销售人员坚持增加车型,他们仅仅听从5%的特殊顾客的需求,只有这些顾客能够说出他们究竟需要什么。但销售人员忘记了另外95%的顾客,这些顾客只是购买,却没有任何挑剔。因此,除非一个企业尽最大努力地听取消费者的抱怨和建议,否则它就得不到改进。如果产品在服务中有什么缺陷,必须马上对产品进行认真调查,但当建议只是关于汽车款式时,就得弄清楚是不是纯属个人的奇思异想。而那些销售商总是倾向于迎合某些少数消费者奇异的趣味,而不是充分了解他们的产品,从而能对那些有奇思异想的顾客做出解释,他们将满足顾客的每一项要求――当然,前提是他们能够接受满足这些要求的条件。      “流水线”的再造      “企业再造”特别是“流程再造”成为时下企业界的流行语,也是许多企业比较头疼的事情,管理者们难以摸透“流程”的内涵,更困惑于“再造”的渊源。工业生产“流水线”的鼻祖福特认为:我们现在所有的工作都贯彻两条原则――一是如果不必要,一个人就决不多走一步;二是如果不必要,也没有人需要一直弯着腰工作。   在当时的许多工业企业中,福特发现:未受训练的工人们走来走去找材料和工具的时间,比他们实际工作的时间还多,因而他们得到的报酬很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