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广誉远看中医药文化传承价值
从广誉远看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价值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的传承是一个民族自信、自强的精神源泉。近百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割裂,五千年中华文明孕育出的中医药却饱经沧桑,风雨几度,人才凋零,“灵魂”丢失,被科学化、被现代化、被标准化,看似前途光明,实则恩里生害,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C。
张其成在《中医文化的失落与复兴》中指出,“中医的危机从根本上说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说,与其将中医看成是一门生命科学,倒不如将中医看成是一种生命文化”。
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运而生,一批中医药老字号企业首当其冲。广誉远作为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中药企业与药号品牌,其主导产品“龟龄集”和“定坤丹”是我国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根植于传统养生方技的中医药文化的智慧结晶,现为“国家保密品种”。2008年和2011年分别被列入第一批、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4年龟龄集、定坤丹传统制作技艺被文化部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示范保护基地。
广誉远在470多年的历史传承中,先后历经了广盛号(明嘉靖年间)、广升聚(清嘉庆年间)、广升蔚、广升远、广升誉(清光绪年间)、广升裕(民国年间)、山西中药厂(1974年)、山西广誉远(2003年)等十几个商号。历经了无数次时局的混乱和王朝的兴替后,广誉远仍然一枝独秀,历尽劫波后生机盎然,其得以长存的秘密和持续经营的诀窍究竟在哪里?
延年益寿与注重养生文化理忿
“尊德贵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思想,从伏羲制九针到神农尝百草、黄帝立《内经》,都昭示中华民族对于生命的关注和健康的重视。从《黄帝内经》我们知道,上古之人已经有了“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和“顺四时而适寒暑,节阴阳而调刚柔”的养生理念。这与传统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念一脉相承。
广誉远所生产的“龟龄集”和“定坤丹”,虽然是药品,但其养生功能更为显著,如龟龄集的功能是“强身补脑,固肾补气,增进食欲”,定坤丹的功能则是“滋补气血,调经舒郁”。
在广誉远早期的产品说明书上,自诩龟龄集为“百炼金丹”,具有“补脾胃之元阳,宛似丹成九转,益命门之真火”,“凡人元气亏损艰于子嗣者,久服此药大能强助精神,老当益壮,有阴生阳长之功,滋精益髓之妙,非寻常补养之药所能比也”,“诚为养生之至宝,延寿之灵丹也”。定坤丹则“药性不凉不热,能开能闭,能养胃滋肾平府,有益无损,药到回春”。正因为具有良好的养生功效,两药历来为宫廷所专享,被称为皇家“不可一日不用”和“宫闱圣药”,定坤丹更有慈禧“平安富贵”的评价。
明清两朝十八代皇帝,无数的嫔妃宫娥袭用不衰,在国内外久享盛誉,远销海外十八个国家,早在1915年就屡获国际和国家名牌产品等殊荣。甚至曾令太平天国欲加“保护”,人员设备等整体迁移南京。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和一些文化名人、当代领导人等都曾先后关注广誉远的发展。而今,广誉远以其产品的独特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与其说是源自老字号企业曾经的辉煌,毋宁说是广誉远所承载的中医药养生保健的理念在今天经济发达、物质丰裕条件下的价值凸显。
“诚信和义”的晋商文化
广誉远所在的太谷县曾是晋中商业最为繁盛的地区,素有“小北京”、“旱码头”之称。据有关史料记载,太谷“商贾辐辏,甲于晋阳”,仅乾隆年间太谷就有170多个商号。据清代(1842年)《太谷重修大观楼捐银碑》载,当时太谷捐银的商号就有600余家,太谷商号遍及全国各大码头乃至海外,经营行业涉及各个领域,仅药材行就有广升远、广升誉、广益义、广懋兴、广源兴等20余家。
光绪年间太原晋绅刘大鹏《退想斋日记》记录:“太谷为晋川第一富区也,大商大贾都荟萃于此。城镇村庄,亦多富堂”。山西省民国年间发行的《商业课本》谓:“太谷是山西全省的第一个商区。在商业界的势力,可以左右全省金融,城内商号栉比,又多为批发庄,他的支庄,遍满于全国”。那么,作为一个人口仅有30多万,面积仅有1050平方公里,距太原府60多公里的弹丸之地,是如何成为富甲天下的“早码头”呢?这就要从广誉远所承载的晋商文化来理解了。
据明万历24年(1596)版的《太谷县志》载:“太谷素称勤俭,崇经术,尚礼义,诚为美俗。今观士敦行谊,农力于野,商贾勤于贸易,无间城市、乡村,无不纺织之家,可谓地无遗利,其勤不减古昔矣”。
可见山西太谷广誉远实际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正是这种“尚礼义”,以“诚”为美的理念,使太谷商业文化形成了独有的“太谷标”(一种在太谷的信用度很高的商业交易,先交易后付款,一年四期),“太谷周行镜宝”(代表成色很好信誉很高的太谷重铸银锭),甚至出现本太谷货币流通的金融标则“谷钱平”。
正因为这种极为“诚信”的商业文化氛围,光绪三十年(1904)山西督府组建山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