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视阈下辅导员称谓异化对师生和谐关系影响研究.doc

人际交往视阈下辅导员称谓异化对师生和谐关系影响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际交往视阈下辅导员称谓异化对师生和谐关系影响研究

人际交往视阈下辅导员称谓异化对师生和谐关系影响的研究   摘要:称谓语具有特殊的使用规律和发展轨迹,时代的变迁和价值观念的更新都会引起称谓语语义及其功能的变化,本文通过分析辅导员称谓异化,剖析现代高校师生和谐关系的特征,探索人际交往视阈下辅导员称谓异化对师生和谐关系影响,对培养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积极健康的文化、传播观念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辅导员;称谓语;关系   ?Q谓语是一个复杂而又灵活的语言系统,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呈现出符合其时代背景的不同特点,一直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地发展。目前在传统称谓语的基础上,涌现出大量的新兴称谓语,极具时代性。称谓语属于语言的范畴,关于语言和社会的密切关系一直是国内外语言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称谓语与社会的关系也一直备受关注。称谓语是一种很有力的语言,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和情感色彩,是构建人际关系的纽带,作为交际行为的第一个环节,它除了一般语言符号具有的指称功能外,还体现了交际双方的社会关系及人们头脑中的社会文化思想观念,暗含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社会政治经济关系。高职院校的辅导员作为与学生接触最频繁的教育者,也是学生入学后的管理者,以沟通思想、交流情感开展工作,其与学生则形成了最重要、最活跃、最基本同时也最微妙的人际交往关系。大学生是时代的弄潮儿,朝气蓬勃,崇尚个性,富于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他们不拘泥于中国传统的用姓名来指称别人的方式,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大学生在不同场合下所采用的称谓语可谓是五花八门,别具一格。本文拟从高校学生对辅导员的称谓语的角度,希冀从中以小见大,揭示高校辅导员称谓异化对师生和谐关系影响,期望有利于构建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   1、高校学生对辅导员的称谓语   学生对辅导员的称谓语主要涉及职业称、职务称、时尚称、绰号称、零称谓等,但从比例看,职业称是称谓者的首选称谓形式,其他称谓形式使用比例相对较小。   1.1职业称:平等中的个性追求   “姓+老师”属于校园规范称谓,在当今一般用于泛称辅导员,尤其是称谓年龄较大、资历较高的辅导员,或者是新接触并不熟悉的辅导员。但是,由于不同的语境因素,称谓者使用职业称时难免会产生一些变式:“老师”、“小+姓+老师”、“名+老师”、“姓名+老师”等。“老师”一般用于学生称谓不熟悉的辅导员,因为大学里,常常是一名辅导员面对几百名学生,而且带班辅导员时常更换,辅导员和学生的识别率均较低,故学生对辅导员的称谓多采用此种模式。“名+老师”、“小+姓+老师”、“姓名+老师”等等多用来称谓一些较为年轻的辅导员,这种称谓相对更为灵活,如“丹丹老师”、“小王老师”、“俄丹老师”等等。因为师生之间年龄差距并不算大,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接触较多,感情较为亲密,如此一来,人情味更浓,听来倍感亲切。   1.2职务称:崇敬中的功利趋向   一些资历较老的“双肩挑”辅导员,既承担学生管理任务,又担任一定的行政职务,例如党支部书记、团总支书记等。因此在校园中,他们就会因其身份的双重性,角色及场合的转换接收到不同的称谓,用职务称谓尽量避免辅导员称谓,以表示对对方地位和身份的尊重,所以学生一般用“袁书记”、“俄书记”来指称相关领导。   1.3时尚称:亲近中的平等意愿   随着时代的发展,近些年来,一些带有时尚色彩的称谓语也悄然进入大学校园中。这类称谓形式的使用没有双方的性别、年辈关系等因素的差异,只是在双方熟悉程度方面有选择差异。此类称谓主要有:“老+姓”、“姓/名+哥/姐”、英文名、“Miss+姓”、“Mr.+姓”等。如“姓+哥/姐/叔”,体现了广大同学在似有似无的调侃中想与辅导员进一步拉近距离的良好愿望,带有浓厚的个性化色彩。曾据新闻媒体报道,原山东大学校长展涛教授,年轻有为,平易近人,因此被广大的山大学子亲切地称之为“展哥”。此类例子还有因其在学校 2010 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 16 分钟的精彩演讲而被学生高呼“根叔”的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尊贵的领导称呼变得平民化,一时传为美谈。   1.4绰号称:特殊中的情绪显露   校园学生对辅导员的称谓中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称谓―――绰号称。绰号,又称外号、诨号,即根据人的特征、特点或体型给他另起的非正式名字。绰号大都含有亲昵、开个玩笑、憎恶或嘲弄的意味。有些辅导员态度比较恶劣或者工作能力欠佳,引起学生的不满,学生就会用绰号来贬称他们。比如每日面无表情亲和力欠佳会被称为“面呆”等,对学生要求苛刻比较严厉的女辅导员被称为“大妈”、“老娘”、“老太婆”等。有些辅导员则因为外貌形象特征被学生称为“鸭嘴兽”、“蝙蝠侠”等。但是使用绰号指称辅导员并非都有侮辱性,有时仅指出某人身上的一些特点,而无贬义。比如有些辅导员由于业务水平很高,学生十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