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浅析龙文化的渊源
摘 要:我国古代历史文献中,可以看到各种各样关有龙的形象的记载,中华民族被称为“龙的传人”,在西水坡找到了最为有力的注脚 。
关键词:龙形象;图腾崇拜;象征;仰韶文化遗址
龙与中华民族发展的足痕覆迹相依相随,与中国古代文明的孕育、萌生、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可割舍的历史联系。也就是说,龙,作为一种神圣和吉祥的象征,与中国文明的起源息息相关,水乳交融。然而,龙究竟是什么?对此,古今学者说法不一,主要有如下几种观点:
其一,龙为神异动物,为四灵之一。《礼记.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其二,龙是善于变化的动物,为鳞虫之长。《说文》卷十一下: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其三,龙为五方帝的神兽之一。〈淮南子。天文训〉:其神为岁星,其兽苍龙,其音角,其日甲乙
其四,龙为图腾。闻一多在〈伏羲考〉一文中说:龙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我们的答案是:它是一种图腾,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中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的一种综合体。
其五,龙是掌管雨水的动物神。朱天顺说:龙是掌管雨水的动物神。〈左传〉桓公五年:凡祀,启蛰而郊,龙见而雩。雩,祭雨神的祭名。这里说的龙,可能指星名,但从迷信思想上分析,可断定龙神是被当作具有降雨神性的神来祭礼的。又如〈山海经〉提到的应经和烛龙,也都具有执风雨的神性。
其六,龙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台湾学者袁德星先生说:龙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凡有中国人的地方,或凡受中国文化熏陶的地方,都有龙的踪迹。我们知道,龙虽然是由多种动物的形体结合,并经过艺术的夸张和变异而成,但这些动物大都是与水有关,如鱼、鳄、鲵、蛇等,某些与龙的起源有关的自然现象,如云、虹、闪电等,也与水或雨有密切的联系。这样,龙很容易被远古的先民想象为一种下可潜于渊、上可腾于天、行有从云雷电、可影响川泽云雨的神兽。《易经》中就认为云从龙,凤从虎。东汉的学者王充说:“龙听到雷声而起。龙起必有云相伴随,夏季则多有雷雨,龙多登云,乘云雨而行走。”
从各地考古中发现的龙来看,它汇集多种动物特征与一身,具有超越真实生物的种种“神力”。龙形象大不相同,龙的祖型有鱼龙、鳄龙、蛟龙、蟋龙、象鼻龙、凤尾龙、雷龙等等多种。这正说明如今的龙是人们根据需要,经过几千年积淀,发展成的巧妙地组合起来的龙形象。沈从文说:“龙作为想象中的灵物,龙的形象由传说想象而成,在历史发展中,不断被艺术家丰富以新的形象。
伊世同先生《龙龄索》文中明确指出“龙的原形,显然是条鳄鱼”。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高广仁、邵望平说:“濮阳龙是6000年黄河下游先民再同水患斗争中,以鳄为原型幻化出开的一种具有超自然力的通神灵物”,“商代已经基本定型的龙,其直系祖先非濮阳龙莫属”。
由于龙这一神异动物自古以来就和宗教崇拜、艺术创作、科学认识等诸多文明因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发展成为一种文化,所以,西水坡蚌图的发现,首先为龙文化的起源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宋兆鳞先生认为:“龙的形象在中国史前时代是多源的,但是,以西水坡的蚌龙为最古老,可以称为‘中华第一龙’。从这一点可以证明,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所以说龙的主要故乡在黄河流域,在濮阳。”北京大学考古系邹衡先生也对这一点作了肯定:“中夏文明,渊源有自,龙虎俱在、铁证如山。”尤其重要的是,与我国其他地方发现的龙迹相比,西水坡蚌龙是作为陪葬品的形式出现于墓葬中,并且和虎相伴出,这就提示学者们:蚌龙不仅是名副其实的龙,而且在仰韶时代就和先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联,在先民的精神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第一组蚌壳龙虎图案,在M45号墓中发现。在墓室中部墓主骨架的左右两侧,用蚌壳精心雕塑龙虎图案。蚌壳龙图案摆于人骨架的右侧, 头朝北,背朝西,龙昂首、曲颈、弓身、长尾,前爪扒,后爪蹬,状似腾飞。虎图案位于人骨架的左侧,头朝北,背朝东,虎头微低,圜目圆睁,张口露齿,虎尾下垂,四肢交递,如行走状,形似下山之猛虎。
第二组蚌塑龙虎图案位于M45正南方20米处,集中展示了龙、虎,鹿卧于虎背。此组图案中,龙形象基本与m45之中的龙相似,因于虎尾相连,没表现出龙足,龙爪等细部。
第三组龙虎图案再向南25米,龙虎相背,摆砌有人骑龙和虎的图案。龙头朝东,背朝北,昂首,长颈,舒身,高足,背上骑一人, 两足跨在龙的背上,双手前后按扶龙身 ,面部微侧, 似在回首观望。虎塑于龙的北面,头朝西,背朝南,仰首翘尾,四足微曲,鬃毛高竖,呈奔跑和腾飞状。
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起源的早期就形成了共同的文化之根,黄河流域仍然是最先进、最发达的地区,仍然是中华民族的主根之一。中华民族被称为“龙的传人”,在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推拿学试题库(附参考答案).docx VIP
- 探讨平台经济下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护问题.docx VIP
- 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PPT.ppt VIP
- 南瑞集团-水轮发电机组状态监测整体解决方案.pdf VIP
- 第二单元第1课《山水相逢》课件2025-2026学年人美版(2024)八年级美术上册 (1).pptx VIP
- 标准图集-华北-08BJ6-1地下工程防水1.pdf VIP
- 第2课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1课时)-课件(共23张PPT).pptx VIP
- 物业项目经理面试的53个经典问题(附参考答案).doc VIP
- 《观赏植物介绍》课件.ppt VIP
- 水电站碾压混凝土施工工法--rcc工法.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