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十一章节竞争法律制度经济法.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 竞争法律制度 第一节 竞争法概述 一、竞争 概念:一般是指商品生产经营者在市场经营活动中,为了取得有利的产销条件而进行的相互争胜活动。 特征: 发生在两个以上的市场主体之间。 目的是为了获取有利的市场条件和更多的经济利益。 竞争的结果导致优胜劣汰。 二、竞争法 概念:是指国家在协调经济运行中调整市场竞争关系和市场竞争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实际上是规制市场主体竞争行为。 作用: 1)维持合理的市场结构、形成公平的竞争环境; 2)保护和鼓励正当竞争、维持正常的竞争秩序; 3)制止不正当竞争和非法垄断行为; 4)协调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主要内容:不正当竞争行为和垄断行为是各国竞争法的核心内容。 立法模式: 分立式——德国、日本 统一式——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台湾地区 综合式——美国、英国 我国的立法情况呢? 竞争法的基本内容和体系: 反不正当竞争法——狭义上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指1993年9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反不正当竞争法》。 反垄断法——禁止阻碍、限制或妨碍竞争的企业间的协议、合谋、联合行动和滥用经济优势的行为,借以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秩序的法律规范体系。《反垄断法》于2008年8月1日正式实施。 维护公平竞争的其他法律制度 。 第二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 概念:是指经营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损害其它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特征: 1)主体的特定性——经营者 2)行为的违法性——《反不正当竞争法》 3)行为的危害性——损害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类型: 假冒仿冒行为 强制交易行为 行政垄断和地方封锁行为 商业贿赂行为 虚假广告行为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倾销行为 搭售行为 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诋毁商誉行为 通谋投标行为 1.假冒仿冒行为 概念:是指经营者采用欺骗性手段,从事市场交易,使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与特定竞争对手的商品或服务相混淆,以造成购买者误认或误购目的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特征: 假冒仿冒行为是以竞争为目的的。 假冒仿冒行为表现为对他人的标志或标识的利用。 假冒仿冒行为的本质是欺骗性的。 种类: 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行为。 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行为。 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的行为。 伪造或者冒用质量标志、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的行为。 2.商业贿赂 概念:是指经营者在市场活动中,为争取交易机会,通过秘密给付财物或者其他报偿等不正当手段收买客户的负责人、雇员、合伙人、代理人和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的行为。 特征: 商业贿赂的主体是从事市场交易的经营者,既可以是卖方,也可以是买方。 商业贿赂是经营者主观上故意和自愿的行为,目的是排挤竞争对手。 商业贿赂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有关财务、会计及廉政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的规定,秘密给付财物或其他报偿。 商业贿赂的形式除了金钱回扣之外,还有提供免费度假、旅游、高档宴席、色情服务、赠送昂贵物品、房屋装修以及解决子女、亲属入学、就业等多种方式。 商业贿赂在后果上侵犯了同业竞争者的公平竞争权,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 商业贿赂与折扣、佣金的区别! 商业贿赂行为的案例 某经销公司所在地的夏季十分炎热,凉席的销路一向很好。2004年春,该公司购买了一批凉席,准备在夏季买。但该年夏季气候反常,气温较低,造成了该公司的凉席销路不好,积压在仓库。为了销售积压的凉席,收回资金,该公司用奖励的方法来促销凉席,将购买凉席的价款的10%给与购买者。此时,有一企业招待所采购员李某到该公司购买了100张凉席,其中货款的10%作为该公司给李某的奖励,双方均不入财务帐。后来该公司又用同样方法推销积压的凉席,库存凉席销售一空。该地的工商部门闻讯后前来调查,认为某经销公司的行为属于商业贿赂行为,没收了其非法所的,并处以相应的罚款。 3.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 含义: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的引人误解的虚假的宣传。 种类: 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既包括虚假宣传,也包括引人误解的宣传。 4.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了保密措施的技术信处息和经营信息。 四个法律特征:1)秘密性;2)实用性;3)保密性;4)信息性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以盗窃、利诱、协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商业秘密。 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法律允许获得商业秘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