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印楝营养袋育苗技术研究
摘要:对营养袋育苗技术的全过程进行了研究,有效地提高了印楝的出苗率(可达90%),从而为印楝进一步的推广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印楝;育苗技术;营养袋育苗
中图分类号:S723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14
1引言
印楝(Azadirachta Indica A?Juss)属楝科,常绿乔木,是一种具有速生耐旱、抗逆性强等特点的优良经济树种。此外,由于其植株各部位都含有印楝素(azadirachtin)等多种杀虫活性物质,还是国际公认的最有潜力的杀虫植物。印楝的多功能性,不仅使其在农药、医药、饲料、化工原料等领域得到应用,同时在解决荒漠化地区植被恢复和化学农药污染等环境问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印楝为印度、巴基斯坦、泰国、缅甸等国家的乡土树种,在我国并无印楝自然分布。1995年中国林科院资源昆虫研究所与元谋县林业局合作,从印度引种在元谋县试种并喜获成功,到目前为止,在造林极端困难的元谋县已发展种植42000余亩,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存环境条件,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在推广引种种植的同时,国内利用其所产种子开展了多种育苗技术的研究,通过对出苗率、成活率等多种指标综合评测、考量,最后选准了实生营养袋育苗技术[2]。育苗过程中,从育种、播种到苗木的移栽、管理等每一个环节均至关重要,因此,对营养袋育苗技术的全过程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2育种技术
21苗圃地选择与整地
211苗圃地选择
印楝喜热耐旱,苗圃地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温度与含水量。种植印楝要求温度极端低温在
0℃以上,无霜,且育苗要经过整个干季,需大量的水浇灌,水源必须充足,同时要排水通畅,以防积水烂根和出现苗期病害。
(2)充分的光合作用。印楝喜暖,苗圃应选在开阔地。若在山地育苗,必须选在阳坡。同时选择通透性好的沙壤土、壤土育苗,最好是生土。
212苗圃地整地
首先在选好的地点,清除地面上的杂草和秸秆枯叶后,耕翻一次,并捡出作物的茬桩和草根。翻土深度不低于20cm,通过犁耙,做到土粒细碎,土面平整。地整好以后,把需要掺入的沙和有机肥均匀地撒上过磷酸钙或别的磷肥。然后,把它们与土壤混合均匀。
依据地形,沿水平方向把土划成15~16m宽的苗床。床面宽12m,两个苗床间的步行道宽03~04m。苗床或长或短,或弯或直,依据地形而定。在气候潮湿,雨水多,或排水困难的地方,苗床高出步行道10~15cm;水源不足或土壤保水性差的苗圃,苗床和步行道在同一水平上。
22容器育苗地的制作
培养印楝苗经历的时间较长,一般需9~10个月。为防止起苗时营养袋破裂,需用较厚的薄膜制作营养袋。至少要选用“双面三丝”(即袋的两面贴在一起有03mm的厚度),最好是“双面六丝”的营养袋。袋的下部均匀地打有6个(双面贴在一起为3个)直径约6mm的孔[3]。若袋子上未打孔,可剪掉两个底角而形成两个较大,照样可流出袋内多余水分的孔洞,以利苗木生长。袋的大小,秋季育苗至少要15cm×20cm(即袋子的两面贴紧后,宽15cm,高20cm)的袋子;春季育苗,10cm×20cm的塑料袋即可。
23营养土的配制及装袋排杯
营养土的配制要求所用的土应该选择质地疏松,通透性好的壤土或沙壤土,不宜选用老苗圃地的土、菜园土和过肥的土。营养土内所配的肥最好用堆沤时间长、充分发酵腐熟的有机肥,如牛羊粪等厩肥、饼肥和垃圾肥等,还可保持土壤疏松,增强土壤透水透气性。
装袋排杯时按占营养土总重量约20%的比例,把有机肥均匀地撒在土上,若有必要,再放上沙或土。按每平方米苗床05~10kg的比例,撒上过磷酸钙,拌匀后过筛。然后用废塑料瓶、铁皮或竹筒等把土装入袋内,装填到袋高的2/3时,双手抱住塑料袋并上下抖动几次,使袋内的土贴实,然后装土至袋口,再上下抖动几次。装袋的要求是:袋内土贴实,土面接近袋口,能单独站立。在苗床上码放袋子的要求是:每袋直立,袋袋靠紧,袋口高度一致。为播种、移栽和拔草方便,每排放10~12袋。
24种子培育
241选种
据在原产地的调查和国内种植实践证实,不是所有印楝树的种子都宜采收作繁殖用,也不是一个地方的印楝种子可在任何地方育苗栽种。必须在与引入地立地条件相近的地方,选择树形好、生长快、种子产量高、种子印楝素含量高的树采种,再经引入后的验证试验,证明适生、优良,然后再在这些树上采种,作为扩大种植的种子。
在选定的采种地,选择果实成熟期一致的优株,或小片团生母树种,果实果皮全部或大部变黄即可采收。一株树上果实成熟前期、盛期和后期的健康成熟果都可采收作种,但以在成熟前期和盛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