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筑梦,只为做好“辣德鲜”.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匠心筑梦,只为做好“辣德鲜”   “农业创业真的是挺难,一路磕磕碰碰,但帮我的人多,挺过来了。”坐在罗圈椅上,43岁的韩锦友侃侃而谈,眼神里闪烁着坚毅的光芒。办公室的陈设很讲究,偌大的落地窗外,商丘柘城的美景一览无遗。这是他最好的一间办公室,但也是他停留?r间最短的办公室。   他出身普通农家,18岁就南下广州打拼,做过木工、装过摩托、搞过销售,吃过不少苦。性格倔强、从不服输的他,凭借勤奋、坚韧、厚道和胆识,在广州站稳了脚跟,挖到了第一桶金。十年后他回乡创业,做得也是风生水起,成了一名小有名气的企业家。   然而,富裕起来的韩锦友,却走上了另一条令人不解的路――全身心扑在了辣椒上。2015年5月,由他创办的“辣德鲜”在柘城悄然成立,他思考的是: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爱上鲜辣椒、吃得更健康?这对于他及他的团队来说,既是新的起点,也是新的使命。   开拓型战略、独创性研发、标准化管理……“辣德鲜”不会说话,但从食品身上,每个消费者都能感受到它的用心,这种无声的健康食品形成了强大吸引力。一年后,在新疆和硕举办的全国第十一届辣椒产业大会上,“辣德鲜”一举夺得风味评选第一名,声名远播。   在古代,手艺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从生疏到纯熟,从青涩到老练,被统称为“匠人”或“匠心”。在河南辣德鲜食品有限公司,同样有这样一群人,坚守初心,精耕细作,用传统与创新相融合的工艺,以品质创造品牌的理念,让匠心文化成为企业的中国式表达。   18岁南下广州,挖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春日里的豫东大地,满目葱翠,百花竞秀,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家里太穷了,我不到18岁就到广州打拼了,没想到一去就是10年。”在商丘市柘城县产业集聚区广州路河南辣德鲜食品有限公司办公室,谈及20多年的创业史,韩锦友表情凝重。他在柘城有3个办公室,郑州、周口也有,但这间办公室最简陋,也待得最久。   1975年7月,韩锦友出生于柘城县慈圣镇张桥村。那里,是一个贫穷的村落。他兄弟姐妹5个,他排行老三,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由于人口多,家底薄,他初中毕业后,就不上了,跟着父母在家里务农,在干农活上是一把好手。   然而,农民的收入毕竟有限,韩锦友不甘心命运的安排。为了甩掉“穷帽子”,1993年5月,他跟着老乡南下广州。因为没钱,他只求找到一份能包吃包住的工作。然而并不顺利,很少有工厂愿意接收一个还没满18岁、也没文凭的年轻人。他处处碰壁,吃尽了苦头。   “在广州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郊区的家具厂上班,底薪168元,还有加班费。”韩锦友说,他第一个月得了320元,特别兴奋,往家里寄了300块钱,就留下20块钱生活费。他说,厂里只管午餐,为了省钱他没吃过早餐,午餐时经常会在饭缸里多盛些米饭以便晚上吃。   在家具厂干了几个月后,他看见路边电线杆上摩托车厂招工,月薪350元,更适合他,就去应聘了。此后两三年里,他一直是生产线上的操作工,也一度被提拔为班长,不过这个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很清醒地认识到,如果想要做到厂长,至少得10年时间,这对一个20岁出头、急于改变命运的人来说,太过漫长。   他说,自己并非吃不了苦,而是一直在寻找更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岗位。他坚持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梦想着有朝一日干出一番事业,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他深知,自己最大的优点是勤奋,善于把握机会。而他的这个优点在进入摩托车厂后被完全激发了出来。   1997年10月,对韩锦友来说,机会来了。他从生产岗位调整到了销售岗位。一有空闲时间便过去找人家“取经”。不少销售员多数是当成工作而已,但他更有一种钻研的精神。   一个好的销售员要用业绩来说话,凭着不服输、喜欢跟人沟通,韩锦友一直是销售部门的佼佼者。他说,自己也没什么秘诀,不过是做好差异化服务,不放过细节,因此赢得了不少回头客。到了1999年,他的人脉资源积累起来了。他负责广西市场,一个省的经销商都和他对接,而他是按照销量拿奖励的,“卖一台车厂里就奖励50元至80元,一个省一个月销售两三千台很正常,我的月收入一度达到了10多万,可以在县城买一两套房子了。”   新加坡美食家点拨,焕发了“第二春”   一家人的温饱问题解决了,接下来,韩锦友把目光瞄向了远方。一个大胆的想法产生了:当老板。他说,自己总不能打一辈工吧,他强迫自己不断接触市场的最新趋势,时刻保持学习的劲头,“如果我是老板,这个问题我该怎么办?”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头脑。   2000年10月,在摩托车厂做销售的同时,他瞄准了老家柘城县摩托车市场的空白,在家人的支持下,冒着可能会倾家荡产的危险,开办了一家摩托车专卖店,“当时投了二三十万,拿了10多万打广告,公交、墙体、户外、电视等到处都是,名气起来了”。   熟悉韩锦友的很多人们都说,他为人坦诚、踏实能干。2001年,他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