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K879.1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摘要: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品质要求的提升,历史建筑物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及组成部分,已越来越得到广泛的重视。本文首先论述了我国历史建筑保护的发展历程,进一步阐明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历史建筑保护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从三个方面构建了历史建筑物可持续保护战略,为我国历史建筑物的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历史建筑物;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   Abstract: with the peoples spiritual and cultural life quality requirements improve, historical buildings a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urban culture and part of is more and more widely attention. At firs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historical building protection in our country, further clarify the theor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storical building protection has an important meaning, and constructed from three aspects of historical buildings sustainable protection strategy, and of historical buildings protection in our country, provide the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Key words: historical building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to build         1 前言   建筑本身不但是人类智慧结晶的体现,同时,也是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印记。尽管人类在很早的时候就意识到了历史建筑这样一种形式的文化遗产本身所具有的巨大价值,但往往仅局限于对独立的、小型器物等的重视与保护,更加为其建立各色各样的博物馆供人们欣赏、参观,但是对于具有同样意义的,甚至普遍价值更高的历史建筑的保护的认识是在很晚的时间才出现、形成的。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的大部分发达国家对于保护历史建筑这一问题已经达到了全民的共识,但仍有很多发展中国家依然在重走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时候的老路。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加速了城市的快速扩张,拆旧建新已构成城市改造中重要的一部分,由于人们在实践中往往仅重视那么具有短期市场价值的东西,忽视了长远价值,从而让一座座时尚华丽的高楼大厦将人类几千年来的历史文明踩在脚下。这同时也给历史建筑物的保护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何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走一条文物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对于保持城市的特色与活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历史建筑物保护利用发展   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意识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其中引起古典艺术研究之热的是发现了庞贝古城;但是,真正的历史建筑保护理念等的产生、形成原则化的体系,则是在十九世纪中叶之后。1840年《历史性建筑法案》在法国通过;1877年在英国,一个名叫“古建筑保护协会”的组织被创建,并且到了1882 年也相应的颁布了有关的《历史纪念物保护法》;之后的一段时间,越来越多的国家也都前后制定并颁布了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政策,这一现象正是反映了人类社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在物质生活与从前相比有了很大提高后,人们开始纪念历史,想办法让历史永存,丰富并满足自己的精神世界的状态。   与西方世界相比较,历史建筑保护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我国最早涉及保存古迹的法律文件,可以追溯到清朝光绪年间颁布的《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其中,将“保存古迹”这一举措,与“救贫事业、贫民工艺、救生会、救火会”一起称作“城镇乡之善举”,被称为“自治事宜”。可是就目前学术界研究的成果来看,我国当代的文物保护事业开始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保护工作的目标是彻底阻止人类活动对历史遗产的损毁或破坏,通过有效的手段减缓自然因素对文化的影响和破坏,使得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等一批文化遗产得以长久的传承下去。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也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其中最有权威意义的是1982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代表着我国正式将文物保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