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胡雪岩、曾国藩那里学不到执行:中国企业为什么缺乏核心竞争力?
为什么无数人拥有卓越的智慧,却只少数人获得了成功?为什么无数企业拥有伟大的构想,却只有少数公司获得了成功?
-- 题记
执行力系列文章之一
从胡雪岩、曾国藩那里学不到执行:
―――中国企业为什么缺乏核心竞争力?
当我们习惯了太多昙花一现的明星公司之后,我们异常渴望中国能够出现一批能够持续增长的公司。但我们也很清楚,如果我们的企业做大做强不是建立在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那么,持续的梦想终就是个梦想而已。
为什么中国企业热衷于做“大”,却无法基于核心竞争力做“长”?
为什么中国相当多的明星公司都缺少核心竞争力?首先我们先明确一下什么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能力是两种因素的组合:一种是企业家对于客户价值的预见力或判断力,第二种是一种制度化组织化的企业能力。两者的有机组合构成了完整的核心竞争力,用一句话来概括,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集体学习能力。
如果从这种定义出发,就会发现到目前为止,中国大部分企业的成功,大都是企业家精神的成功,特别是在改革的早期,很多人真的是不留神或往某些特定的方面“留神”,一下就成功了。
但这一切并不是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的胜利,而是企业家创新的胜利。明确这一点对于大多数成功的企业十分重要,因为这可以帮助完成了第一次创业的企业家懂得,他过去的成功可能对企业持续的增长,也就是我们说的第二次创业并没有什么必然的帮助,相反可能还会成为阻碍。
道理很简单,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与企业的“组织与制度能力”,也就是所谓企业家能力与企业能力并不在一个层面上,前者是对机会与变化的把握,而后者是集体化的力量,只有这两者的有机融合才能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但实际上这两者的融合并不是自然形成的。所以,象柳传志当年不做汉卡做“科工贸”,象张瑞敏上世纪90年代做“海尔工业园”,现在看来无疑都是联想或海尔能走到今天关键的一步,但这些对公司的生存起过重大作用的举措,对联想或海尔的持续发展来说,可能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带有规律含义”的意义,也不必然形成它们的核心竞争力。
换句话说,光是企业家精神的成功,获得的是企业的比较竞争优势,即由于你的创新或抓住了某些独特机会或资源,会使你比别人强,但并不会必然地使你拥有持续竞争优势。持续竞争优势唯一的来源是拥有核心竞争力,因为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基于创造独特价值的组织学习能力,不断的学习能力就能够为客户价值提供不断的动力源泉,同时不再信赖某个人而是信赖企业制度性组织性的能力,这是“独特的能力”之所以能够支撑企业持续的原因。
这里非常重要的不同在于,比较竞争优势是一种基于产品或服务的优势,是一种外在的能力,而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内在的能力,是基于“组织(人)”的运作能力,因此凡是基于资源,设备获得的优势,凡是基于权力获得的关系或整合,都不能作为核心竞争能力。
核心竞争力这一概念在中国的混乱,除了特殊的原因,比如某些企业家急于说明自己的成就不是靠“斜门歪道”获得的,而是有“核心竞争能力”的等等。根本原因还在于一个非常重要而又被忽视了的问题,这就是我们目前大部分企业的增长或发展,是更多的靠外在力量,而不是靠组织性的精耕细作完成的。
懂得这点区别对那些热衷于从销售额上做500强的中国企业会是一个重要的提醒,因为他们正在热衷于做基于外在资源或规模的“大”,而不是在做基于内在核心竞争能力的“长”。这是一条真正充满危险的道路,因为如果你基于百年老店去做500强,那么成功是迟早的事,可如果你是为了500强的目标去做百年老店,那多半做不成。所以我常常觉得那些受着500强指标煎熬企业家身上,都有着某种程度悲剧色彩,英雄身上的悲剧很有价值,但毕竟是悲剧。
为什么从胡雪岩、曾国藩那里学不到核心竞争力
中国相当一批明星企业家热衷于学习胡雪岩、曾国藩,在业界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为什么他们会热衷于学习这些“权谋高手”,我觉得其中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中国人在骨子里或多或少仍然受着传统文化的影响,所以,学习这些“权谋高手”高手就能帮助他们“有效”的解决问题。
但可能令他们想不到的是,这种做法的“有效”性却只是一种短期高效,长期就会无效甚至有害。在这里我们可以简单地举几个例子。
第一、胡雪岩、曾国藩“经典”做法背后的“人治文化”
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一个农业为主的国家,或者说,传统文化基本是一个建立在人身依附关系上的“人治”文化。
“人治文化”最明显的一个做法就是用能人,而用能人就特别讲究“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可我们都知道现代企业管理讲究的是用人要疑,讲究的是“制度第一,能人第二”。我曾经听到一个老总跟我讲过一个故事,他说他对下面的一个人非常看重,在各种事情的处理上,他们都配合的特别好。但是那个下属总是说他不信任自己。为什么呢?最后这个下属说了:“你看看我跟了你差不多十年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五层砖混结构住宅楼投标书.doc
- 五层综合办公楼建筑结构施工组织设计.doc
- 五层框架结构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可编辑).doc
- 五常稻花香大米:如何做线上线下推广有机大米?.docx
- 五年五班团购网站商业策划书.doc
- 五年级英语下册电子备课(详细).doc
- 五星级大酒店员工培训手册 培训考试试题.doc
- 五星级酒店中央空调系统设计(开题报告+说明书+英文文献翻译+图纸)-论文.doc
- 五星级酒店全套运营管理手册-康乐部管理-人员素质标准规范.docx
- 五洲建材城保安管理制度(试行)改.doc
- HP_JBL_Quantum_TWS_使用操作说明书手册_SOP_EN_V7.pdf
- HP_JBL_Quantum 610_用户操作使用说明书手册_CR_TW_V3.pdf
- JBL _Q300_使用操作说明书手册_Multilingual.pdf
- 7 陈晓东 资产化、数字化光伏电站运营-协鑫.pdf
- JBL_Quantum 300_使用操作说明书手册_EN.pdf
- JBL_PartyBox_Club_120_使用操作说明书手册_Global_EN_V2.pdf
- JBL_Quantum Stream Talk_使用操作说明书手册_SOP_V3_EN.pdf
- 6-张烘玮_程露_高雅-乒乓球比赛模拟机设计-paper.pdf
- 9 刘寅虎 技术论坛交流材料(1).pdf
- 21-刘颍_杨丹婷_尹洋洋-移动设备太阳能无线充电装置-paper.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