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汽车供应链新规则(doc8).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国汽车供应链新规则(doc8)

HYPERLINK 中国最庞大的下载资料库 (整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您不是在 网站下载此资料的, 不要随意相信. 请访问cnshu, 加入必要时可将此文件解密 美国汽车供应链新规则 美国的汽车厂商越来越难以在成本、对需求的响应能力等方面占得先机,唯一的出路是丢掉傲慢,重新审视和顺应供应链上的新规则。 美国的汽车制造商一直都在开倒车。福特汽车2006年亏损127亿美元,超过了2005年106亿的损失。它的同胞对手通用汽车预计去年也要亏损,其2005年的亏损额为80亿美元。 非美国本土的汽车制造商则在加速驶入快车道。美国本田汽车2006年销售量增长率超过20%,创历史最高水平。而丰田汽车去年在美国的销量则连续11年打破历史纪录。 Global Sight公司预测,2006年的数据完全公布之后,丰田汽车会最终超过通用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制造商。在过去12个月的时间里,当丰田汽车忙于扩建产能,建设新厂的时候,通用汽车面对持续的巨亏而不得不走相反的道路。结果是,通用汽车的全球产销量停滞不前,而丰田汽车的产销量则由于新产能的增加而不断增长。 更让人惊异的是,日本的这家头号汽车厂商所取得的成就,是在还没有在中国和印度实施真正强有力的战略的情况下取得的。而中印两个国家则是世界上两个成长最快的汽车市场。随着丰田公司开始着手弥补这项缺陷,该公司未来几年必将不断巩固自己的行业地位。 剧烈的竞争迫使美国的汽车全行业开始了大规模的改变。作为这种改变的一部分,美国的汽车厂商都以前所未有的姿态重新审视自己的供应链。 丢掉美国式的傲慢 美国的汽车厂商有理由为它们的历史感到骄傲,但面对全球化速度越来越快的市场,它们也为自己的傲慢和固步自封付出了代价。 美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管理局(ITA)在其最近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上个世纪20年代末到70年代末,美国的汽车业还基本上占据着国内市场。但是在大众、本田、日产和丰田分别在1979、1982、1983和1984年在美国建立了大规模的生产线之后,这种情况就发生了改变。 这种全球化趋势迅速在整个汽车行业蔓延,重新定义了汽车生产的区域——即使对于慢热的底特律三大汽车厂商来说亦是如此。2006年,通用汽车第一次出现了美国地区以外销量高于美国本土销量的情况。 同时,随着新竞争力量的涌入,所有类型的汽车制造商都在寻求建立制造联盟,以降低成本,产生更大的规模效益。ITA在报告中提到,2004年,代表着25家大型汽车制造企业的六大独立企业家族的汽车产量占到了全球总产量的75%。 ITA说:“这六大家族——包括通用、丰田、福特、本田、克莱斯勒和尼桑——虽然到2010年仍然还会在运营,其产量也依然是全球产量的75%,但是他们生产汽车的地点却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美国汽车制造商发现他们很难适应全球化。 “他们是按区域模式运营的情况下成长起来的,” i2技术公司汽车航空行业副总裁加里?万德纳温德说,“在这种模式下,如果一个企业在一个特定的区域生产汽车,那么它就仅在这个区域销售汽车。”于是,美国国内的汽车厂商分别建立起了北美、南美、欧洲和泛亚太区的区域性运营实体。 这种模式完全不同于亚洲的OEM制造模式。亚洲的OEM制造商利用的是全球范围内的资产,跨越大范围的水域和陆域地区销售汽车。他们会在全球的任何地方进行制造、采购、安装、营销和配送。全球化也促成了一些“全球化车型”的生产,这些车型在全球不同的区域进行销售,由同一个平台生产,使用相同的零部件。 与新的制造模式相比,美国的汽车厂商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在成本、对需求的响应能力等方面占得先机。 汽车品牌持有人 除了调整制造业的布局,美国的汽车厂商还要面对供应商管理模式的转变。事实上,OEM制造正改变了整个汽车行业的规则,尤其是影响到对厂商对供应商的管理。 越来越多的OEM厂商在转向“汽车品牌持有人(VBO)”的经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每一个VBO最终都主要负责管理、营销和几个汽车品牌的维护,而把车体工艺和整车安装都交给外部供应商。 OEM厂商现在不仅要评估供应商的近期价格和远期成本缩减方案,同时也会注重他们的企业稳定性、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能力。它们还会评判供应商对自己下游供应链的管理、交货的可靠性和是否愿意把自己的工厂建在OEM厂商附近,并参与整车的生产安装过程。 供应商处于应对这些新的挑战的阵痛之中。其中有一些愿意承担起OEM所要求承担的新责任,把自己改变成“一级半的系统集成商”。这些供应商或集成商一般要负责一台整车某个模块的工艺和制造,比如说全部的内部装饰或底盘系统。他们承担了范围更广的产品设计和研发职责,以及以前要由OEM承担的下游供应链管理的功能。 供应商还被要求去建设更多的工

文档评论(0)

kell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