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泼墨泼彩.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议泼墨泼彩   摘 要:张大千、刘海粟等老一辈画家晚年变法,创新出泼墨、泼彩这一种更现代的中国画样式,究其原因不是凭空而出,是在有深厚的传统功力上,加上经验、实践发展出来。   关键词:泼墨;泼彩;山水画;传统;抽象   中图分类号:J21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35-0177-02   近现代中国画的发展受到城市化和国际化文化交流的影响,张大千、林风眠、刘海粟等试图通过非传统笔墨在色彩上的变革探索,进而展示出了一种更新、更美、更现代的现代中国画样式。经过几代艺术家的努力,在此基础上开拓了一种非常新颖而且具有现代感的新水墨风格―水墨重彩画风。这种水墨淋漓尽致,色彩浓艳深邃,笔线自由流畅,视觉斑斓沉酣,在现代浪漫中蕴含古典精致,让单纯与丰富合为一体,达到画我合一、天人合一之境的新画风,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也越来越为当代人所喜爱。然而,当下也有许多画家走捷径,耐不住寂寞,纷纷“见利忘义”,趋之若鹜地奔向这块领域,把别人多年的探索结果拿来就用,把名利作为目标追逐的终极目标。所以,我们看到很多打着新水墨、抽象彩墨的幌子给自己包装,而实际上鱼龙混杂,混淆视听,让人看过以后不过尔尔,并没有留下很深的印象。是我们这个时代看的太多真的审美疲劳还是对传统执念太深不愿意尝试新的画种。让我们分析一下大师们对彩墨画研究的过程与心历,我们就会有些体会。    泼墨、泼彩多为艺术家晚年之笔。针对这一现象,有研究者认为,晚年变法源于艺术家晚年生理上的变化。如张大千在其1982年所作《庐山图》上题:“予年六十,忽撄目疾,视茫茫矣,不能刻意为工,所作都为简笔破墨。”而谢稚柳1979年也在《海棠鸲鹆图》中题:“此十年前所作,桑榆晚笔,渐变所尚,风腕颤指,势有不能,非独情迁也。己未春日重见此图因题,时年七十矣。”张大千的“忽撄目疾”,谢稚柳的“风腕颤指”,以致于“简笔破墨”“渐变所尚”,似乎确与晚年衰老、力不从心有关。    但是,我们从侯北人2012年题《辛稼轩词意图》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节录辛稼轩词,侯北人作画年九十五岁尚能小楷如此。”以“年九十五岁尚能小楷如此”的颇为自负来看,又似乎与年老的生理现象无关。    心理学家把人的一生分为童年、成年、老年三大阶段。人生和艺术积累丰富的艺术家会在晚年出现“第二童年期”。他们的创造力会凝聚、升华。此时他们不再表现物象外观的视觉逼真,而追求内在的视觉精神的升华,张大千所言的“不能刻意为工”便是此意,试图通过笔墨表现的非传统进而实现一种更自由、更随性的新形式,在古典写实与现代抽象之间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以张大千为例,晚年变法是他艺术生涯水到渠成的必然。从张大千一生的艺术经历可知,画家的艺术变革,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还需要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需要知识、经历、经验的积累与沉淀;甚至需要天赋、才情、勇气与毅力。张大千具备了这些条件,所以他的成功并非偶然。纵观其一生能一再创造艺术生命的高峰,从石涛、八大,到临摹敦煌洞窟的二百多张壁画,深厚宽广的文人画基础使之得以崛起;晚年画风再变,以一种“集大成”的观念开创属于自己的风格,将传统所学,以现代观念展现,表现出画家精神世界的高度,是艺术家自觉的自我解放、自我发展、自我实践的具体展现。其成就一再显示,张大千虽然从临古摹古起家,其画可达到乱真的地步,传统功力相当深厚,但并不满足于墨守古人成法,在暮年求变,勇气与决心可嘉,用极大的功力冲破枷锁,终于能脱颖而出,为中国水墨开创新局面,以西方抽象的绘画语言,发展一套独创的绘画体系,建立一种新颖成熟的艺术风格与典范。    刘海粟的泼墨、泼彩始于20世纪50年代。据他的《黄山谈艺录》记载:他曾在一位藏家那里看到董其昌临摹张僧繇的青绿没骨山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董其昌没骨山水的出现,对刘海粟晚年的绘画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刘海粟不仅临写董其昌的没骨青绿山水,夏圭、徐渭、石涛、朱耷等人的作品,他也多次临写,并且还不止一次默写黄山,临写前人有关黄山的作品。这都为他未来的泼墨泼彩、泼彩黄山作了准备,所以他说:“没有这些实验、酝酿,后来的大泼墨、大泼彩都不可能出现。”并自豪地说用大泼彩写黄山是他的大胆创造,推进了晚年的重大变法。刘海粟是在“青绿”、“水墨浅绛”、“泼墨”基础上接受油画的某些技法并融会贯通创造出来了大泼彩绘画,有着从实验摸索到逐渐完善的过程,经历了从构线泼染到放笔泼染的变化过程,写意化的程度进一步加强。    刘海粟多倾向于阳刚大美审美境象的表达,突出强调色彩的厚度和视觉冲力,强调笔法的雄健挺拔,从而形成深沉雄大、璀璨壮丽的绘画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