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和与食品安全.ppt

  1.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品添加剂和与食品安全.ppt

第二类为A类,又分为A1和A2两类: A1类是经过JECFA进行安全性评价认为毒理学性质已经清楚,可以使用并已制定出正式的ADI值。 A2类目前毒理学资料尚不够完善,但已经制定了暂定ADI值并允许暂时用于食品。 第三类为B类,JECFA对其进行评价但是毒理学资料不足,未建立ADI值者。 第四类为C类,又分为C1和C2两类: C1类:根据毒理学资料认为在食品中使用是不安全的; C2类:应严格限制在某些食品中作特殊使用者。 2、美国对食品添加剂的卫生管理: 1959年颁布了《食品添加剂法》,规定在出售食品添加剂之前需经毒理学试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安全和效果的责任由制造商承担;凡新的食品添加剂在未得到FDA批准之前,绝对不能生产和使用。 3、欧盟对食品添加剂的卫生管理: 1974年成立了欧盟食品科学委员会,负责欧盟范围内有关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包括对ADI的确认、是否允许使用、允许使用范围及限量并据此编制各种准用食品添加剂的统一编号。 各类食品添加剂 酸度调节剂: 食品加工和烹调时,添加于其中的呈酸味物质。主要用于改善食品的风味,同时又可以提高食品的防腐和抗氧化能力。酸度调节剂包括各种有机酸(柠檬酸、琥珀酸、酒石酸、乳酸、苹果酸等)及其盐类(柠檬酸钠、柠檬酸钾等)。 各类食品添加剂 抗氧化剂: 抗氧化剂是指能延缓食品成分氧化变质的一类物质。目前常用的抗氧化剂为酚类化合物,包括丁基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没食子酸丙酯、叔丁基对苯二酚、茶多酚、L-抗坏血酸、丁香、桂皮等天然香料和低聚花青素等。 各类食品添加剂 漂白剂: 是指能抑制食品色变或使色素消减的物质,又称脱色剂,可分为氧化型和还原型。氧化漂白剂有过氧化氢、过硫酸铵、过氧化苯酰等,还原型漂白剂均为亚硫酸及其盐类,有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低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钾等。另外,抗坏血酸和L-抗坏血酸钠也具有一定的漂白作用。 各类食品添加剂 着色剂: 是通过使食品着色后改善其感官性状,增进食欲的一类物质。这类物质本身具有色泽,故又称色素,可分为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 各类食品添加剂 天然色素虽然多数比较安全,但个别的也具有毒性,且加工制造过程中可能存在污染,因此使用过程中仍需要进行毒性试验。近年来,已合成在化学结构上与天然色素完全相同的有机色素,称为天然等同色素,如β-胡萝卜素等。 各类食品添加剂 我国允许使用的天然色素主要有红曲米、焦糖、甜菜红、虫胶红、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等。目前我国允许使用的合成色素有苋菜红、胭脂红、赤鲜红、诱惑红、新红、柠檬黄、日落黄、亮蓝、靛蓝和它们的铝色淀及叶绿素铜钠盐、合成的β-胡萝卜素和二氧化钛等。 各类食品添加剂 护色剂: 又称发色剂,是在食品加工中添加于食品原料中,可使制品呈现良好色泽的物质,常用的发色剂是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各类食品添加剂 酶制剂: 是从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中提取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物质,主要用于加速食品较难过过程和提高食品产品质量。目前,我国允许使用的酶制剂有木瓜蛋白酶、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制剂、α-淀粉酶糖化酶等。 各类食品添加剂 增味剂: 是补充、增进、改善食品中原有的口味或滋味及提高食品风味的物质,也克被称为鲜味剂或品味剂。按其性质不同科分为氨基酸系列和核苷酸系列两种。目前,我国允许使用的增味剂有谷氨酸钠、5‘-鸟苷酸二钠、5’-肌苷酸二钠、5‘-呈味核苷酸二钠、琥珀酸二钠及L-丙氨酸。 各类食品添加剂 防腐剂: 是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存期并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繁殖的物质。我国允许使用的有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盐类、脱氢醋酸及其钠盐、对羟基苯甲酸酯类、丙酸及其盐类等30多种。 各类食品添加剂 甜味剂: 是指赋予食品甜味的食品添加剂。甜味剂是世界各地使用最多的一类添加剂。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人工合成甜味剂;根据其营养价值可以分为营养性甜味剂和非营养性甜味剂。 各类食品添加剂 常用的甜味剂有糖精、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阿斯巴甜、糖醇类甜味剂、甜菊糖甙和甘草。 各类食品添加剂 营养强化剂: 我国将营养强化剂列入食品添加剂进行管理,可分为氨基酸及含氮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三大类。 假酒事件 “苏丹红”事件 审判结果 广州田洋食品有限公司 谭伟棠(法定代表人)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有期徒刑15年 并处罚金人民币230万 冯永华(总经理助理) 有期徒刑10年 并处罚金人民币100万 三聚氰胺事件 三聚氰胺惊现鸡蛋中 食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