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岭生态旅游前景与展望.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秦岭生态旅游前景与展望   摘 要:详细分析了秦岭林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秦岭林区开展生态旅游的具体对策,阐述了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科学利用的关系,为秦岭林区开展生态旅游、实现保护管理与经济发展双赢提供借鉴。   关键词:秦岭 生态旅游 展望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10-0069-01   一、大秦岭生态旅游资源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秦岭是亘横于我国中部的著名山脉,它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和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这里蕴藏着种类丰富、数量众多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如大熊猫、金丝猴、朱?q、羚牛、林麝等,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具有世界意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秦岭山体高大,雄伟壮观,尤其是秦岭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是我国内陆最高峰,也是闻名世界的生态旅游胜地。秦岭野生植物种类繁多,植被类型多样,垂直带谱明显,具有多种观赏价值,其中许多珍贵植物、孑遗植物,又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也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了资源保障。   陕西是一个旅游大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旅游经济效益不菲。然而,就旅游资源的利用情况分析,目前主要经济效益仍来源于人文景观资源,尤其是历史遗迹,如:华清池、兵马俑、黄帝陵、法门寺、大雁塔、钟鼓楼等。而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对滞后,尤其对生态资源颇丰的秦岭几乎尚未开发利用。目前仅在太白山、华山、翠华山、金丝峡、朱雀、太平等局地开展了生态旅游,而且旅游规模小、基础设施较差、旅游资源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不理想。纵观秦岭林区生态旅游现状,可谓处于起步阶段,尚不成熟。生态资源蕴藏丰富、开发利用空间较大、发展前景美好。   二、生态旅游管理途径   1.坚持保护第一、旅游第二的原则 生态旅游必须服从于保护、立足于保护,即“保护第一,旅游第二”。要坚持和完善“定点、定线、定时、定量”等行之有效的做法,将旅游活动严格控制在规划区内的旅游景点和线路上,使旅游活动不超过自然承载临界值。另外,要严格遵循“保护区内游览、保护区外服务”的原则,不在保护区内新建旅游宾馆等接待设施。要寻求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最佳结合点,以旅游开发促进保护管理事业发展。   2.加强游客管理、增强环保意识 目前我国旅游者的环保意识不强,极易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开展生态旅游必须要加强游客管理,森林公园主管部门要认真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协调旅游、林业、土地、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关系,避免互相牵扯、推诿,要做到高效统一。许多森林公园针对自己的特殊情况,成立了管委会,具有很大的自主权利,收到了可喜的效果。在此我要特别强调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一种关系到人类如何才能持续生存发展的文化。它提示人类社会必须重建人类与自然相协调的关系。在我们进行生产建设、发展经济的同时,应该增强生态文化认识。森林公园不仅要有其自然的景观,更不能丧失其本土和原始而又颇具特色的民俗风情,这一点在开发旅游纪念品上要突出。例如河北省塞罕坝干燥花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我们开发旅游纪念品很有启发。   3.健全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 要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法》等法律,做到“以法兴游,以法治游”。坚持“以开发促旅游,以旅游养保护”的方针,实行“权属不变、联合开发、风险共担、利益分享”和“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谁保护”的政策以及“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的原则,同时继续完善配套政策和法规。   4.立足长远、实现可持续发展 保护生态资源,科学编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森林公园是以大面积森林为前提,生物资源、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对集中的统一综合体,必须保护有限的资源,才能谋求不断发展。国家森林公园要以保护为主、开发开发为辅,正确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保持生态平衡为前提。科学地编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兼顾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者的统一,只有建立在生态效益基础之上的森林旅游业才能取得长足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开发富有生态文化和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就是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者最佳结合的典范。   三、生态旅游前景展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人类的不断进步,生态旅游已越来越备受人们的青睐。那是因为生态旅游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是休闲。由于城市高层建筑日益密集,交通拥挤,生活环境嘈杂又多各种污染,情绪烦躁,压力过大。换个环境,置身于浓荫蔽天,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的大自然中,使神经得到放松,身心感到愉悦;其次是健体。到山岳林区,可降温避暑,据测定,秦岭北麓的朱雀、玉华宫森林公园,比附近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