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孔子的弟子们之德行典范
《论语》记载着孔子的言语行事,也记载着孔子若干学生的言语行事。孔子开创了中国私人大规模办学的先河,孔子所收之徒被称为孔门弟子。《史记?孔子世家》:“孔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收有“七十子”名氏,实收七十七人,其中见于《论语》者近三十人。中国历史悠久,孔子之前已有不少文献,孔子一方面学习并加以整理,一方面向弟子传授。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发展,源自孔门,行于孔门。《论语》中记载着孔子对弟子的传授、答疑与评论,也记载着弟子的思考、阐述与践行,他们之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断产生思想火花,不断地升华,不断地凝练,形成了中国古代最宝贵的文化遗产――孔学。了解和掌握《论语》中的孔门弟子,对于学习研究孔子思想和儒学的本源有重要的价值。
《论语?先进》――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这是孔子某时对这十个学生的评述,由弟子转述并记载下来,给我们提供了了解认识孔门弟子的途径。这里先谈德行的典范。
典范之一颜渊,姓颜名回,字渊,亦作子渊。春秋鲁国人,少孔子三十岁,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是《论语》中孔子评价最多、评价最高的人。《论语?雍也》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两段话高度赞扬颜回,他的心长久地不离开仁德,虽然是居住简陋,粗茶淡饭,但也不忧不愁,安贫乐道,是个有修养的君子儒。这里孔子把颜回仁德、君子、贤才的三维形象在学生面前树立起来。《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日:“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这是一段精彩的、刻骨铭心的对话。颜渊问仁德。孔子告诉他抑制自己,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一旦你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告诉他实践仁德全凭自己的道理。当颜回进一步问实践仁德的行动纲领时,孔子告诉他,“非礼”不看、不听、不说、不做是实践仁德的“四条”行动准则。颜渊喟然叹日:“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这里充分表明了颜渊对老师高深之道的无限敬仰心情和求知欲望。老师循循善诱,用文献丰富我的知识,用礼节来约束我的行为,尽心竭力地学习。孔子说“回也视予犹父也”,他时时跟随孔子,终身追随孔子,未仕。颜回好学不倦,善于思考,孔子独赞其好学。《论语?雍也》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先进》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这两处不仅是孔子充分肯定颜回的好学,也说明孔子十分重视学习知识,认为研讨学问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实现仁德的一个重要方面。《论语?为政》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孔子说,我整天和颜回讲学,他从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好像蠢人。可他私下自己研究,也能够发挥,可见颜回并不愚蠢。孔子在肯定颜回好学的同时也有微词。《论语?先进》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颜回对孔子的话没有不喜欢的,孔子认为颜回不是对他有所帮助的人,就这一点孔子对颜回是隐含批评的。《论语?子罕》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在孔子看来,颜回研究学问不愚蠢,听老师讲话不懈怠,只看见他不断地进步,未看见他停止。《论语?公冶长》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这是孔子与弟子子贡的一段有趣的对话。孔子要子贡与颜回比哪一个更强。子贡说,我怎敢和回相比,他听到一件事,可以推演知道十件事;我听到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同意子贡的看法,也认为他赶不上颜回。由此可见颜回在弟子之间也有较高的威信和影响力。
颜回早逝,孔子十分沉痛。《论语?先进》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孔子惊骇!连呼天老爷要我的命呀!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颜渊死,孔子哭得很伤心。他说,真是太伤心了,我不为这样的人伤心,还为什么人伤心呢?
典范之二子骞,姓闵,名损,字子骞,春秋鲁国人。少孔子十五岁。在孔门弟子中子骞以德行与颜回并称,尤以孝行者称于世。子骞是孔子弟子中唯一明确不做官者。《论语?雍也》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