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业病常识教案.ppt
主要内容;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分类;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1)化学性有害因素:;(2)物理性有害因素:;(2)物理性有害因素:;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强度过大;眼睛过于疲劳;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厂房布局不合理;自然环境;劳动过程中的
有害因素; 职业病;《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对职业病的含义作了以下的解释:;卫生部和劳动保障部于2002年颁发了《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将职业病分为十类共115种。即:;构成职业病必须符合下列四个条件:;病因明确。
病因大多可检测,一般有剂量——效应或反应关系。
常群体发病。
避免或减少接触有害因素后,职业病可得到明显的缓解或控制
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预后较好,康复较容易。
目前为止,尚有不少职业病不能根治,但所有职业病都可以预防。;诊断确定为职业病必须遵循的几项规定:; 第二部分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生产性粉尘:
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能较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来 源;;;(二)生产性粉尘对人体的危害;b、硅酸盐肺:长期吸入结合型SiO2粉尘所致;(2) 局部作用; 尘肺病成了我国发病率最高的职业病!;二、矽肺; 矽肺病是所有尘肺中危害最严重、发展最迅速的一种;也是最常见、病例最多、发现最早的一种;且是一种进行性疾病,
一经发生,便不可逆转,
即使调离矽尘作业,
病变仍可继续发展。;水晶石英石; 矿山:开采、选矿;(二)病理变化;A、肉眼观:
肺体积↑、颜色呈灰褐色,重量↑、弹性↓ 、
含气量↓,切面可见大小不等的结节,有砂粒感 ;(三)临床表现;;(四)并发症;;;;;(六)治疗;第二类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第三类 职业中毒;职业中毒按发病过程可分为三种病型;影响毒物对人体危害的因素;西汉时期彩釉陶;一.铅的理化特性;二、接触机会;铅锌矿(铅与硫化锌);2、熔铅作业:;3、铅化合物的生产和使用:;防X线的铅防护服和铅帽及围脖;4、日常生活:;四、临床表现;2. 消化系统:;铅中毒者症状之一(铅线);六、治疗及处理: ;(二)技术措施:;(三)卫生保健措施:;
3、加强个人防护:
戴聚乙烯滤膜口罩,下班后2%醋酸泡手2min
;;“儿童青少年”铅中毒应引起广泛关注;; 预防措施;较常见的职业中毒(锰中毒);一. 锰的理化性质;二. 接触工业;吸 收;六.临床表现:;(二)慢性中毒:;肌张力改变;走 路; 手:有粗大的震颤,指鼻、指指试验不准,握力减退,捏东西不紧,有时拿笔,拿筷子都落地,连续书写时字越写越小(小书写征),而且歪斜。轮替动作困难,不能做复杂精细的动作,此为共济失调。
语言肌:病情较重者,说话慢、咬字不清、口吃等。有时想讲话但不能随意讲出,有舌震颤。;;(二)排锰治疗:;十.预防措施:;较常见的职业中毒(有机溶剂中毒);1.有机溶剂多具有挥发性,接触途径以吸入为主
2.有机溶剂多属亲脂性
3.有机溶剂可据化学结构分类,同类物毒性相似;(一)理化特性;(二)接触机会;;3、用苯作稀释剂和溶剂;苯; (2)慢性苯中毒:
造血系统的损害作用
苯代谢产物酚类对骨髓所致的渐进性和不可逆损害。;(四)毒作用表现;2、慢性苯中毒:造血系统损害为主;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确认苯为人类致癌物;(3)其他:
局部作用:皮肤干燥、皲裂、脱脂性皮炎
苯还可损害生殖系统:苯接触女工月经血量增多,经期延长,自然流产、胎儿畸形率增加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接触苯的工人血IgG、IgA明显降低,而IgM增高
职业性苯接触工作染色体畸变率可明显增高。;(六)治疗和急救;2. 慢性中毒:
确诊者均应脱离苯作业
应设法恢复已受损的造血功能
使用升WBC药物(利血生、强的松等)
对再障、白血病治疗同临床;(七)预防措施:; 3、技术措施:
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苯;
改革生产工艺:采用静电喷漆、自动化淋漆等。
通风排毒:使用苯的操作在排毒罩内进行。;; 汞及其化合物中毒;;;窒息性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农药类引起的职业中毒; 第四类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第五类 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第六类 职业性皮肤病; 第七类 职业性眼病;第八类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噪声聋;; 第九类 职业性肿瘤;《职业病目录》中规定了下列八种职业性肿瘤:; 第十类 其他职业病;第三部分 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技术要点;;;;;;;;;;;;;;Guizhouzhiyeanquan@163.com
密码:621053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