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异国学子的海外生活
摘 要:留学经历对作家的精神世界往往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海外求学时期所感受到的文化冲击经常会迸发灵感的火花,引导他们对世界的深思。而其中更有一部分人,是在自己国家改革初期之时,被派遣到发达国家吸收先进文化技术的。他们在求学道路上所遭遇的,不仅仅是异国文化的碰撞与身在他乡的孤寂,更有身为“弱国寡民”的屈辱与改造本土文化的迫切。甲午战争过后的晚清与明治维新初期的日本,便是非常典型的两个留学热潮时期。
关键词:鲁迅 夏目漱石 留学经历 藤野先生 克莱喀先生
留学经历对作家的精神世界往往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海外求学时期所感受到的文化冲击经常会迸发灵感的火花,引导他们对世界的深思。而其中更有一部分人,是在母国改革初期之时,被派遣到发达国家吸收先进文化技术的。他们在求学道路上所遭遇的,不仅仅是异国文化的碰撞与身在他乡的孤寂,更有身为“弱国寡民”的屈辱与改造本土文化的迫切。甲午战争过后的晚清与明治维新初期的日本,便是非常典型的两个留学热潮时期。
一、鲁迅与夏目漱石
中国现代文学的成长与外国文学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其中日本现代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文学革命时期起,赴日留学生就占据了大半个中国文坛。郭沫若曾这样描述“五四运动”时期的中国文坛:
中国的文坛大半是日本留学生建筑成的。创造社的主要作家都是日本留学生,语丝派的也是一样。
此外有些从欧美回来的慧星和国内奋起的新人,他们的努力和他们的建树,总还没有前两派的努力的浩大,而且多是受了前两派的影响。
就因为这样的原故,中国的新文艺是深受了日本的洗礼的。[1]
鲁迅正是“语丝派”的重要成员之一。这个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存在时间并不是很长,从1924年底至1930年初,历时五年多的时间。但是在它的旗号下聚集了一批后来在文学史上留下赫赫名声的作家和学者,为中国思想文化革命和新文学创造做出了重要建树。
1902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数字。在这一年,鲁迅踏上了留学日本的旅程;也正是在这一年,夏目漱石结束了在英国的学业准备返回日本。
鲁迅在留日期间最喜爱的日本作家便是夏目漱石。当时刚从英国归来的夏目漱石,正是日本文学界一颗冉冉升起的巨星,他创作出了《我是猫》《虞美人草》等一批极富文化色彩和人文意蕴的文学作品。鲁迅在1923年的《我是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说:“记得我当时最爱看的作者……日本的夏目漱石和森鸥外。”[2]
周作人在《关于鲁迅之二》一文中也有论证:
“日本作家中有个夏目漱石,写有一部长篇小说,名曰《我是猫》,假托猫的口气,描写社会情状,加以讽刺,在日本现代文学上很是有名,鲁迅在东京的时候也很爱读。”[3]
“(鲁迅)对于日本文学当时殊不注意,森鸥外、上田敏、长谷川、二叶亭诸人,差不多只看重其批评或译文,唯夏目漱石俳谐小说《我是猫》有名,豫才候各卷印本出即陆续买读,又曾热心读其每天在《朝日新闻》上所载的小说《虞美人草》[4]……豫才后日所作小说虽与漱石作风不似,但其嘲讽中轻妙的笔致实颇受漱石的影响。”[5]
二、留学经历的异同点
夏目漱石生于江户时代,彼时正是日本兴起第三次“汉学”的高潮。他从小饱受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儒家思想中所提倡的“文以载道”的价值观给他的一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开始全面向西方学习,夏目漱石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作为公费留学生被日本文部省派出到英国进修。
1895年甲午战争的失败使清政府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此后不断派出大量留学生赴日吸取先进经验。1902年,鲁迅以优异的成绩从南洋矿路学堂毕业,被两江总督派往日本留学。在这一阶段,鲁迅的人生轨迹可以说与夏目漱石不谋而合。
(一)经济状况的对比
从鲁迅的同学亲朋的说法、鲁迅的自述、学者的相关研究、鲁迅留学当年的中国官费留日者名单以及相关实证材料、鲁迅的经济能力等方面考察,鲁迅应是官费留学日本。[6]
1926年1月3日鲁迅在《杂论管闲事?做学问?灰色等》大为感慨:
“记得自己留学时候,官费每月三十六元,支付衣食学费之外,简直没有赢余,混了几年,所有的书连一壁也遮不满。”[7]
按照周作人和鲁迅关于留学年额或者月费的说法,鲁迅留学每年官费大约400元,鲁迅留学7年,共计至少3000元左右,还要靠翻译、写作等工作来弥补囊中羞涩。[8]
而在1926年10月12日创作的《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夫子自道:由于讨厌东京的中国留学生的丑态,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厉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9]
“不但学校不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