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球化背景下中原华商文化现代价值
全球化背景下中原华商文化现代价值
【摘要】商丘是商人、商业、商文化的发源地,诞生了三川、汴梁等众多商业大都会,形成了诚实、勤勉、节俭、仁义、爱国的华商文化精神。挖掘中原华商文化的现代价值,大力弘扬中原华商文化精神,有利于规范市场经济,促进和谐发展。作为“华商之都”的商丘更应该打响“商祖”品牌,加速产业升级,再造华商辉煌。
【关键词】全球化 中原华商文化 现代价值 “商祖”品牌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河南,又称为中州、中原,在相当长的时期里都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原地区的商业文化传统历史悠久,是整个华夏商业文明的发展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挖掘中原华商文化资源,打造“商祖”品牌和当代中原商业大都会,对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和提高河南人民的生活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全球化大潮的冲击下,拜金主义、唯利是图、商业欺诈等问题突出。因此,厘清中原华商文化的内涵,发据其现代价值以解决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种种商业乱象和社会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中原华商文化的源起及其发展流变
中原华商文化的源起。《诗经?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毛传》:“春分玄鸟降,汤之先族有?皇吓?简狄配高辛氏帝,帝率与之祈于郊谋而生契”。《史记?殷本纪》中说:“契兴于唐虞大禹之际……契长佐禹治水有功,帝舜仍命契为司徒。”契因为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了商,其氏族被称为商族。
据史料记载,王亥是契的六世孙,他发明了牛车,经常带领部众用多余的物品与其他部落进行以物易物的交换。因此,其他部落里的人就把他们称为“商人”,把他们拉来的东西称为“商品”;把他们从事的物品交换业称为“商业”。这就是“商人”、“商品”、“商业”的来源。因此,王亥实乃中华民族经商第一人,被尊称为“华商始祖”。
中原华商文化的发展流变。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华商文化发展迅猛,相继涌现出一大批眼光独到、思维敏锐的商业理论家和实践家,极大地促进了商业贸易的繁荣发展,诞生了众多商业大都会。
子产,春秋时期郑国(今河南新郑)人。作为郑国的宰相,他非常注重发展商业,在他的坚持下,《质誓》这部被称为中国第一部保护商人利益的法典得以贯彻执行。正因为如此,郑国的商业贸易得以繁荣发展。《质誓》中最核心的思想―“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毋或丐夺。尔有利市宝贿,我勿与知。”①强调要依法保护商人利益,这也体现了子产通过保护商人的利益来达到维护投资环境,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单旗,春秋后期洛阳人。他提出了中国最早的货币理论―子母相权论,强调货币流通必须要与货币价值相结合,并且应该根据商品流通和社会购买力的情况来决定。胡寄窗认为“单旗的货币理论,尽管它本身是极其初步的表象的货币流通分析,却支配了秦汉以后整个封建时期,成为中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货币理论,一直到十九世纪末才被资产阶级的货币学说所淹没,故对它的历史地位决不能有所忽视。”②
孔子的弟子子贡,又称为端木赐,卫国(今河南浚县)人,他能够及时地了解市场行情并且准确地预测行情变化,“亿则屡中”,从而积累起巨大的财富。他是孔子的弟子,也是孔子事业的赞助者,这一点在《论语》、《荀子》及《史记》中均有记载。可以说子贡是第一个赞助教育和儒家学术事业的商人,堪称中国儒商第一人。
计然,葵丘濮上(今河南商丘)人,他强调要注意商品的质量,重视储备,加速商品和资金的流通周转,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来判断商品价格的起伏变化,根据生产规律来决定经营方式,国家要通过调节货物的供给来控制物价。③
范蠡,春秋末宛(今河南淅川)人,曾经拜计然为师,在助越灭吴后到宋国陶地经商,利用计然之策十九年中三致千金,号称“陶朱公”。他乐善好施,三散家财,被尊称为“商圣”,后世奉之为“财神”。
白圭,战国中期洛阳人。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他提出了贸易致富的理论和农业经济循环说,《汉书》称他为“天下言治生者祖”,堪称经营贸易,发展生产的理论鼻祖。
吕不韦,战国时期卫国濮阳人,因贩贱卖贵,家累千金。后到赵国邯郸做生意,发现秦国公子子楚奇货可居,积极为他奔走游说最终使子楚被立为太子,而吕不韦自己也被封为文信侯,由富商而成功转变为显赫一时的政治家。
桑弘羊,西汉洛阳人,主要生活在汉武帝、汉昭帝时期。在著名的“盐铁会议”上,与众多贤良、方正展开激烈的辩论。桑弘羊强调工商富国,认为商业是致富的本源,积极采取财政调控政策,加强商品的流通,平抑市场物价,重视对外贸易。桑弘羊是“中国古代重商理论的倡议者”,④是中国第一个提出不靠农业致富的思想家。
樊重,西汉末河南唐河人,为人节俭,又善于经营,在当地富甲一方。乐善好施,他经常接济贫困的乡邻,不图报答。临终之际,把乡里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