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信息技术跟课件整合的学习资源探究
第五讲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学习资源研究? 内容结构 第一节 学习资源概述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学习资源: 按照上述对学习资源的界定与分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学习资源包括两大类:信息技术环境与教学软件资源,即笼统地分为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信息技术环境包括:多媒体综合电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视听阅览室及校园网络。教学软件资源包括:媒体素材、试题库、案例、课件、网络课程及专题学习网站。 第二节 校园网与教育城域网建设 一、背景介绍 二、建设现状 三、硬件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对存在问题的反思及对策 五、校园网建设的基本原则 六、校园网设计和建设的基本要求 七、校园网建设的主要内容 八、校园网建设方案 一、背景介绍 1. “校校通”工程 “校校通”的三个层次 : 有条件的学校可通过计算机直接上网; 山区、偏远地区可通过教育卫星宽带网接收和下载信息; 上述两种方式目前仍无法实现的,则可以通过各种多媒体光盘或VCD教学片、获得丰富的教学资源。 “校校通”的发展目标 : 将中小学的绝大部分教育资源数字化,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城镇地区,把辖区内若干中小学校作为一个整体,学校可直接与本区的中心教育网站相连,建设三网(计算机网、闭路电视网、广播网)合一的“教育城域网”。 2. 2001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指导意见 (教基厅〔2001〕16号)文件。 二、建设现状 (1)校园网的建设 近10年来,校园网硬件设施高速增长:中小学校园网的数量三年内增加近十倍。截至2002年底的统计,全国中小学拥有计算机584万台,比2001年底的367万台增加了近一倍,计算机的人均配比从1999年底的121人/台提高到2002年的35人/台。东部地区的增长仍继续保持领先,据2001年底统计,北京和上海分别为14.87名学生和16.7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而在云南省、贵州省和甘肃省,这个数字分别为186、118和93。 (2)城域教育网建设 近两年来我国面向基础教育的城域教育网发展也很迅速,对整体推动区域性的教育信息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城域教育网建设模式一般是在城市建立教育中心网站,在市、县、乡教育系统建设局域网,在部分学校建设校园网,并实现局域网/校园网与教育信息中心的连接。据赛迪顾问调查,2002年的教育城域网建设投资已经超过30亿元,2003年还将增长50%。 三、硬件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科学的规划 2.方案设计不合理 3.投资配置比例失衡(硬件、资源、 人员培训) 国外:4:3:3(3:3:3) 国内:5:3:2 9:1:0 四、对存在问题的反思及对策 1.更新观念 2.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综合考虑,科学、 合理地规划 3.方案设计要从学校应用出发,以人为本 4.合理进行投资配置 五、校园网建设的基本原则 *统一规划、分级负责、分步实施———标准/兼容 *放眼未来、立足需要、因地制宜、总体规划、 分段实施、逐步完善———忌攀比、一哄而上 *培训在先、建网建库同行————重应用 *成熟优先、三网合一 (计算机网、闭路电视网、广播网) 六、校园网设计和建设的基本要求 协议: TCP/IP 先进性 实用性 开放性 灵活性 发展性 可靠性 安全性 经济性 七、校园网建设的主要内容 1.校园网络硬件系统主要设施及配套设施 校园网硬件设施及集成的水平是校园网好用与否的关键。 2.教学软件建设 教学软件建设是校园网应用的核心内容。 3.人员培训 人员培训是校园网能否正常运行和发挥使用效益的关键。 4.校园网施工管理 八、校园网建设方案 1.校园网的总体设计 设计方案应针对不同的应用系统需求,分别构造不同的应用子网,采用不同的网络接入技术和网络访问策略。对整个网络采用虚拟网技术和交换技术,以使整个网络具有更加灵活高效的网络系统。对外与CERNET和Internet互连,形成一个高速、高性能、开放的校园网系统,为全校师生提供一个先进,快捷的网络环境,分享国内外的计算机资源信息,促进学校的全面提高与发展。 校园网的应用系统可分为四大类: A 教学环境应用系统 主要集中于校园教学区内,主要满足教学的需求,多数网络应用会限制在校园网之内或某个子网之内; B 科研环境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四年级(上)信息技术教本.doc
- 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本.doc
- 小学信息技术- 《磁铁有磁性》课件.ppt
- 小学信息技术(泰山版)第一册(上)教本.doc
- 小学信息技术34年级s册教材解读_刘国文(闽教版·泉州).ppt
- 小学信息技术56年级s册教材解读_刘国文(闽教版·泉州).ppt
- 小学信息技术第六册(浙江科技版)题库.doc
- 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下)教本.doc
- 小学信息技术跟学科整合的尝试跟思考.doc
- 小学信息技术计算器.doc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