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素质是甚麽.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资讯素质是甚麽

1. 資訊素養是什麼? 每人所製造的新資訊數量? 2009年2月1日的世界人口 = 6,757,668,977              (約 68 億) 每人每年所製造的 有記錄資訊 = 差不多 800 MB = 約長 30 英呎的書 資訊於電子渠道上的流通 電話 + 電台 + 電視 + 互聯網 = 在2002年,差不多是 18 EB 的新資訊 資訊於電子渠道上的流通 WWW = 約 170 TB 的新資訊 = 17 × 美國國會圖書館藏館量 (10 TB) 什麼是資訊 ? 資訊是經由資料整理而來,且代表了某一特定的概念,如文字、符號、藝術品等。 資訊的概念可歸納為四點: (一)資訊是知識的一種呈現方式 (二)資訊是環境中的一種資料 (三)資訊是傳播過程中的一部份 (四)資訊是一種資源 「素養」分類 《辭海》 「謂平日之修養也。」意指平素的修養。 素養大致上可分為兩類 (一)傳統的識字:指個人具備讀、寫、算的能 力,以適應生活的需要 (二)功能性素養:指個人有某些特定的技能, 並依自己設定的目標,以 順應在家庭、工作、社區 等社會生活的角色扮演。 資訊素養 (Information Literacy) 之誕生 資訊素養的起源 在1974年,美國資訊產業協會主席保羅?車可斯基(Paul Zurkowski)已提出「資訊素養」概念。 在1989, 美國圖書館學會 (ALA) 美國圖書館學會資訊素養委員會總結報告書 把資訊定義為: 「一個人具有能力知道何時需要資訊、且能有效的尋得、評估與使用所需要的資訊。」 什麼是資訊素養? Rader (1991) 具備有效檢索與評估資訊,以解決問題與決策的能力。 Jones (1992) 覺知到需要的資訊,同時知道需要的內容,以致能有效地尋求資訊、評估資訊、組織資訊並使用資訊。 吳美美 (1996) 有效發現自己的資訊需要、尋找資訊、以及使用資訊的能力。 什麼是資訊素養? 資訊素養可分為兩個層面 (一)技術層面 1.資訊知識:人在利用資訊技術工具、拓展資 訊傳播途徑、提高資訊交流效率 中所積累的認識和經驗的總和, 它是構成資訊素質的基礎。 2.資訊能力:操縱資訊工具的能力、檢索獲取 資訊的能力、加工提煉資訊的能 力、整合創建資訊的能力及交流 傳播資訊的能力等。 什麼是資訊素養? (二)人文層面 1.資訊意識:指個人具有資訊需求的意念,對資 訊價值有敏感性,有尋求資訊的興 趣,具有利用資訊為個人和社會發 展服務的希望。 2.資訊倫理:人在資訊活動中的道德情操,能夠 合法、合情、合理地利用資訊解決 個人和社會所關心的問題,使資訊 產生真正的價值。 * Source: Granneman, S. 2003 資訊不但能給予每一個人去獲取,而且亦逐漸變得更具規律、更便宜、更快捷及更可靠。 近百年 大部份的資訊都是由人以說話形式傳遞。 公元後1000 資訊渠道之改變 Source: U.S. Census Bureau, International Data Base Source: U.S. Census Bureau, International Data Base Source: How Much Information 2003 Pe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