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罗马异教辩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古罗马异教辩驳

关于古罗马异教辩驳   摘要:思想史上的大问题总会引发不同时代的思想者的探究。生活年代相距甚远的奥古斯丁和孟德斯鸠关于罗马异教就有一场辩驳。问题的焦点表面上是异教与基督教谁应对古罗马的衰败负责,实则是宗教与城邦的关系。奥古斯丁主张借用古希腊哲学中的理性因素把罗马与其本土宗教分离开来。沿此思路发展的基督教在后世造成神权对人的压抑、信仰与城邦的冲突。孟德斯鸠一方面接续理性传统,另一方面借罗马异教猛烈地抨击基督教。作为启蒙运动的先驱,他埋下了城邦去除宗教、信仰缺失的隐患。这场关于罗马异教的争论实际上有三方,古典宗教学者瓦罗隐在背后,其观点与奥古斯丁、孟德斯鸠都不同。   关键词:罗马异教;奥古斯丁;孟德斯鸠;城邦;宗教   作者简介:王双洪(1975―),女,河北泊头人,文学博士,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从事西方古典哲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B503.1 B565.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504(2008)05-0041-06收稿日期:2007-11-12         一      在古罗马历史上,公元410年8月24日,悲惨和耻辱降临。这一天,阿拉里克(Alaric)率领哥特人攻破罗马城,劫掠三日后弃城而去。这件事震撼了罗马人。有异教徒指责基督教,说因为罗马放弃了先祖供奉的众神和宗法转而信奉基督,才导致神灵给予罗马人如此沉重的惩罚。面对这种说法,奥古斯丁挺身而出,撰写《上帝之城》进行批驳,为基督教辩护。《上帝之城》为基督教在罗马世界乃至后世的影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千三百多年以后(1734年),孟德斯鸠匿名出版《罗马盛衰原因论》,在书的开头也提到了公元410年发生的变故及其引起的争论。《罗马盛衰原因论》表面上是分析罗马共和国和帝国繁盛、没落的原因,其实却暗中将矛头指向了基督教。在基督教声威赫赫的社会环境里,孟德斯鸠用了隐晦、含混的修辞手法来保护自己。除了匿名出版外,他用了一个和基督教没有任何关系的书名,书的大部分内容也都是在谈政治和战争,只是其中几个章节提到了基督教。最重要的是第十九章“阿提拉的伟大――蛮族定居的原因――西方帝国首先被击溃的理由”,标题也看不出和基督教有什么瓜葛,孟德斯鸠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表明自己的态度。他说:“由于帝国衰落下去的时期里基督教已大大传播开来,基督徒于是就谴责异教徒,说这种衰落是他们的过错,但异教徒则把这种过错推到基督教身上。”[1](P105)孟德斯鸠把“帝国衰落”与“基督教已大大传播”看似漫不经心地放在了一起,而对基督教不满的人读到此处很可能心领神会。孟德斯鸠指出,是基督徒先指责异教徒,然后异教徒才反驳,他把基督教广为传播作为基督徒指责异教徒的理由,显然逻辑上也存在问题,也许他自己意识到,这种指责或许并不成立。   基督教徒说,戴克里先把帝国分给三个人和他一起统治,这样就毁坏了帝国,因为每一个皇帝都想维持奢侈的生活,都想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仿佛统治者只有他一个人一样。并且说由于收税的人数超过了交税的人数,负担变得如此沉重,以致农民放弃了土地,而土地也就变得杂草丛生。[1](P105)]   基督徒指责的对象从异教变成了戴克里先,似乎有些跑题,让人怀疑孟德斯鸠是不是故意让读者觉得基督教徒在无理取闹。而异教徒的话却有力得多:   异教徒一直不停地反对直到当时为止从未听过的新宗教;就同过去在罗马的全盛时代,人们把台伯河的泛滥、把其他天灾都归之于诸神的愤怒一样,现在垂死的罗马,人们也把这一切不幸归之于这种新宗教和古老祭坛的倾覆。[1](P105)]   异教徒把这次失陷与台伯河的泛滥相比,同时暗示基督教打翻了古老祭坛导致诸神的愤怒,给人的感觉是双方辩论水平实在有天壤之别。孟德斯鸠接着又大段引用了城防官希玛柯给皇帝的信:   除去使我们过去取得繁荣的经验之外,还有什么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诸神呢?从过去许多世纪的情况来看,我们应当对他们忠诚并且追随我们的祖宗,因为我们的祖宗就是追随他们的祖宗而得到了幸福繁荣的。想想罗马对你讲的什么话,它这样对你说:伟大的君主们,祖国的父亲们,尊敬我的那些年代吧,因为在那些年代里,我是始终遵守我的祖先的仪节的:这种祭仪使得整个世界服从我的法律;正是由于这种祭仪,汉尼拔被打出我的城壁,而高卢人被逐出卡庇托留乌姆。为了祖国的神我们才要求和平;为了当地的神我们都要和平。我们决不会进行那种只适于懒散人物的争论。我们要祈祷,可是我们不要求战争。[1](P105-106)]   孟德斯鸠说有三个人对希玛柯作出了答复,欧洛修司、撒尔维安和奥古斯丁。欧洛修司认为总是有一些灾难会让异教徒抱怨的,却没有说异教徒抱怨的是不是有道理。撒尔维安认为罗马人受到野蛮人蹂躏是由于基督教的堕落。这让读者觉得孟德斯鸠是不是搞错了,这到底是对希玛柯的答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