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蚀花玉髓珠几点认识
关于蚀花玉髓珠几点认识
[摘要]古代两河流域、印度河河谷文明和中国新疆、西藏、四川、云南甚至包括东南亚部分地区,由于很早就有相互往来,故在文化、工艺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刻影响。本文以战国晚期至西汉中期发现于这些地区的蚀花玉髓珠为例,对其特征及出土地做了整理,并参照前辈学者的论述,就该时期蚀花玉髓珠的工艺来源和传播途径进行了简单论述。
[关键词]蚀花玉髓珠;文化影响;民族迁徙;商贸交流
[中图分类号]K879.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2-0010-02
肉红玉髓为玉髓的一种,其主要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属于含水石英的隐性晶体。肉红玉髓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非常广泛,用其加工而成的蚀花肉红玉髓珠更是成为很多地区和民族的普遍装饰物。作铭先生曾在其对蚀花玉髓珠的研究中提到过蚀花玉髓的制作方法:早在公元前3000年,这种工艺技术便在印度河流域及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皆有发现。随着考古发现的日益增多,学术界对它有着诸多新认识,笔者曾对古滇国遗址出土的两颗蚀花玛瑙有过简单研究,但由于资料不足并未深入。故本文在参考最新学术研究和之前所做论文之基础上,对战国晚期至西汉中期所出土的蚀花玉髓珠的工艺、地域、传播等方面加以简单论述。
一、战国晚期至西汉中期的蚀花玉髓珠
在云南滇文化考古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玛瑙,其中有两颗玛瑙珠不同于其他玛瑙珠,学者们将它们称为“蚀花肉红石髓珠”,或是“蚀花玛瑙”。一颗出土于江川李家山24号墓,时代为战国晚期,呈椭圆形,肉红色,长1.5厘米,宽1厘米,表面饰有白色直线纹;另一颗与李家山出土的蚀花玛瑙相类似的还有在晋宁石寨山13号墓出土的西汉中期的蚀花肉红石髓珠,其形为枣核状,两端逐渐变细,橙红色,长3.2厘米,中间宽0.95厘米,表面平均分布有10条平行的白线花纹。除上述两件有明确图片资料的蚀花玉髓珠之外,在江川李家山西汉中晚期的47、68号墓及西汉晚期至东汉中期的60、82号墓均发现有此类珠饰。 在这两处遗址中,尽管这些蚀花玉髓珠与其他材质的珠饰一同以“珠襦”的形式穿戴在墓主人身上,但独特的工艺使我们注意到它与滇文化自身工艺的区别性。
国内出土的蚀花玛瑙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中原及两广地区,但与滇文化蚀花玉髓珠属同一年代范畴的蚀花玉髓珠除云南地区之外仅发现于我国西北的新疆及广东一带,中原地区的咸阳也有少量发现。此外,据赵德云老师考证,山东巨野红土山西汉中期大型崖墓、广州狮带岗西汉中期M 1、广东南海平洲马祠堂山西汉晚期M 4、广西合浦堂排西汉晚期墓、合浦丰门岭东汉早期 M10、河南济源赵庄东汉中期砖室墓等可能出土了蚀花肉红石髓珠。但由于资料公布语焉未详, 且无图片资料供进一步分析,尚无法确认。??r
属于早期遗存的新疆和静察吾呼沟口三号墓地,年代在距今1800年左右,据考古简报描述,??s分别于18号与4号墓出土6枚蚀花石髓珠,主要为圆柱形珠体,饰直线纹若干。新疆的温宿县包孜东墓葬群遗址年代约为公元前后,??t 墓葬中共出土了8颗经过人工装饰的蚀花蚀珠,其中7件呈中间鼓两头略窄且平齐的形状,1件为筒形。除了交叉的十字纹图样外,还有两颗带有白色直线纹,与云南滇文化出土的蚀花玛瑙十分相似。广州汉墓出土过两件蚀花珠饰,年代为西汉后期,珠饰呈橘红色,圆管形,表面都沿珠体饰有白色横直的线纹。??u咸阳马泉西汉晚期砖墓中,出土蚀花玛瑙管1件,呈中间粗两头细的形状,黑色,表面饰白色云纹图样,长2.7厘米,因考古报告中未公布图片资料,笔者参考出土的其他珠饰判断,该墓受到域外文化的影响较多,其中如蚀花玛瑙管、玉壶形珠等。??v在中亚地区,巴基斯坦的摩亨佐达罗及伊拉克的吾珥等遗址、伊拉克刻什和巴基斯坦白沙瓦附近的坦叉始罗遗址中均出土了大量与我国同时期出土的蚀花玉髓珠工艺及纹饰相似的蚀花玉髓珠。
二、关于蚀花玉髓珠工艺传入的问题
根据上文中所提到的蚀花玉髓珠的的年代及工艺特点,笔者将其文化的研究主旨放在“半月形文化带”的大体系中,在这个庞大的西域文化传播体系中,各个区域相互影响。古代两河流域、印度河河谷文明和中国新疆、西藏、四川、云南甚至包括东南亚部分地区,由于很早就有相互往来,使得各个地域间的文化从一地传往另一地,接受变化并包容其演变的轨迹。学术界一般对这段工艺发展的历史有如下几点认识:其一,认为蚀花玉髓珠的工艺是通过南方丝绸之路,从印度传播进入到我国云南地区,东南亚地区也受其影响。在战国末至西汉时期,我国与南亚及西亚一带有两条路上交通线路,其中一条由长安出发,经甘肃、新疆至阿富汗、伊朗等地,称为“丝绸之路”;另一条则由四川成都出发,经云南西部到澜沧江、怒江至缅甸北部,再过亲敦江到达印度东北,然后沿恒河流域进入印度西北与伊朗高原相接,这条道路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内蒙古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社区专职工作者招聘10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金属粉末冶金材料.PPT VIP
- 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同步随堂练习一课一练 .pdf VIP
- 《电工基本技能》教案项目五任务二 开关类低压电器的拆装.docx VIP
-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建筑工程).xls VIP
- 连翘的育苗技术.pptx
- 第16课《诫子书》(教师版).docx VIP
- 跨部门合作流程与沟通模板.doc VIP
- SANKEN三肯变频器samco-ns TEXC-NS-002(小容量)使用手册调试说明书.pdf
- 《电工基本技能》教案项目五任务三 接触器的拆装.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