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骞-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许骞-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PAGE PAGE 8 中国农业大学 本科生“URP”立项申请书 项目名称 不同会计期间碳资产动态变化 对企业账面价值的影响 申 请 人 许 骞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qxu@cau.edu.cn 填表日期 2018.03.06 中国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项目名称 不同会计期间碳资产动态变化对企业账面价值的影响 项目起止时间 2018.04-2018.09 项目申请人情况 姓名 许骞 学号 班级 最后学历与学位 博士 专业技术职务 讲师 从事专业 会计系教师 项目概况 从社会现实意义来看,近年来全球变暖的趋势加剧,海平面上升、严重环境灾害、极端气候等问题导致了一系列生态、经济、社会等负面影响(IPCC,2014 IPCC指的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2014年发布其第五份全球气候变暖评价报告《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2014》。;Monbiot, 2006),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高度关注。2015年12月12日,《巴黎协定》获得通过并于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我国是巴黎协议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执行者,在美国退出的情况下世界各国都希望中国能够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引领力量。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一大国 ,中国已经清醒认识、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碳排放的严峻压力和挑战。到2017年底,我国相继成立了深圳、上海、北京、广东、天津、湖北、重庆和四川八大碳交易试点。 IPCC指的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2014年发布其第五份全球气候变暖评价报告《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2014》。 由此,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探究在不同会计期间碳资产如何动态变化进而对企业账面价值产生什么影响。 (一)目前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随着国内外碳市场的建立与发展,相关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会计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层次:碳配额及交易的会计计量、碳排放计量和报告的风险以及碳排放计量和报告的不确定性(J. Bebbington and C. Larrinaga-Gonzalez)。 《京都议定书》签署以来,碳排放越来越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经济、社会和发展问题(IPCC,2011)。会计领域也相应关注并有所涉足,但其发展远落后于环境、社会科学研究(Hopwood, 2009)。Ascui(2014)较全面地总结了国外社会和环境会计文献中碳会计的研究,主要划分以下三大类: 1)碳财务会计。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FRS)通过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委员会(IFRIC)于2004年发布了碳配额的会计计量规定(IFRIC3),但由于学者对其争议很大,提出了很多异议(Ratnatunga等,2011),IFRIC于2005年6月废止了该项准则,而由于碳交易市场规模越来越大,碳交易对企业影响也越来越大,2007年12月IFRIC又重新恢复了这一准则。目前学者们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对IFRIC3的讨论和批评上,如Mete等(2010)探究了澳大利亚碳配额的会计和税收的不同含义。Moore(2011)使用结构理论解释IFRIC3的撤回,他认为在IAS 37条款,或有负债、或有资产和IAS38无形资产间存在结构性矛盾。 2)碳披露和报告:Rankin等(2011)使用SP ASX300的80家自愿报告温室气体的澳大利亚企业数据,分析自愿披露公司的特征,包括自身拥有环境管理系统、公司治理质量更高等;Solomon等(2011)、Haigh and Shapiro(2012)研究碳披露和报告对投资者的决策作用,并没有支持决策有用论。Sullivan and Gouldson(2012)用英国超市的数据分析CDP和强制披露,发现尽管强制披露改进报告质量和可比性,但仍未达到投资者要求。而Andrew and Cortese(2011)研究CDP(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对自我规范和披露的作用,发现尽管公司报告给CDP的碳会计方法存在差异,信息仍然是可比的,并具有决策有用性。Qian(2012)考察了2008-2010澳大利亚公司的碳效率,即每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所产生的经济价值,发现,自2008年澳大利亚引进强制碳报告制度后,碳效率未得到显著改善。Matsumura等(2014)使用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