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教研室课程教学大纲汇总.doc

  1. 1、本文档共3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教研室课程教学大纲汇总

PAGE PAGE 171 《材料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材料专业导论 课程英文名称:Materials Specialty Introduction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 学 时 数:8 学 分 数:0.5 应开课学期:21 执 笔 者:马小娥 审 核 人: 批 准 人:管学茂 编写日期:2008.10.10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该课程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对激发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对材料专业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材料科学基础知识的了解具有重要意义,为后续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通过材料专业导论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材料科学的定义、分类、组成、性能、应用及发展等基本内容,了解组成、性能、应用等之间的关系,并且具备把所学知识和其他专业知识相结合,解决本专业上的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例如对材料的具体选择和合理应用等方面。 二、课程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讲授各种材料包括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生物材料、复合材料的定义、分类、组成、性能、应用及发展等内容。本课程的重点是对各种材料的定义、分类及应用进行介绍。 以下分章阐述。 第一章 无机非金属材料(2学时) 知识要点:无机非金属材料分为传统无机材料和新型无机材料,传统无机材料用量之大,新型无机材料发展迅速,引起人们普遍的重视。其高耗材、高耗能、高污染向每一位材料研究者、生产者和管理者提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 目标要求: 主要了解水泥、陶瓷、玻璃、耐火材料、混凝土、人工晶体等材料的发展及应用;理解并掌握其概念、分类、基本理论、性能特点。 采用课堂教学,1学时。 第二章 金属材料(1学时) 知识要点:金属材料用量大,适用范围广,新型金属材料在航空航天及国防上的应用,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对新材料的设计开发应用是材料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 目标要求: 了解是各种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等发展及应用;理解并掌握其基本定义、分类、基本理论、性能特点。 有机高分子材料(1学时) 知识要点:有机高分子材料近几十年飞速发展,产量急剧增加,新型高分子材料在农业、工业、医药卫生等应用日益广泛,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极大。对新型环保材料、循环应用材料的设计开发是材料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目标要求: 了解是各种天然有机材料和人工合成有机材料的发展及应用;理解并掌握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基本定义、分类、基本理论、性能特点。 采用课堂教学,1学时。 第四章 纳米材料(1学时) 知识要点:纳米技术的发展对物质世界的重要影响,打破了人们意识里的物质固定存在状态的固相、液相、气相三相,纳米技术的神奇还表现在纳米元器件的特殊的功能。纳米粉体的制备技术和批量生产为纳米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物质基础。 目标要求:了解纳米粉体的各种制备方法和纳米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理解并掌握纳米技术定义、基本理论、性能特点及性能表征。 采用课堂教学,1学时。 第五章 复合材料(2学时) 知识要点:随着材料的发展和应用,三大固体材料各自的优缺点也愈显得突出,随着材料应用环境的特殊甚至恶劣,普通单一的材料已经不能胜任特殊环境的需求,因此复合材料以其优越的性能越来越受到各个行业的重视。 目标要求:了解复合材料的各种制备方法;理解并掌握纳米材料定义、基本理论、性能特点及应用。 采用课堂教学,2学时。 第六章 生物材料(1学时) 知识内容:生物材料是最新发展的材料,有为人类的生活和健康服务的功能。 目标要求:了解生物材料的各种制备方法;理解并掌握生物材料定义、基本理论、性能特点及应用。 采用课堂教学,1学时。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材料科学的基本理论,各种材料的、方法。由于材料科学是一门迅速发展的学科,内容也在不断地变化,在教学过程中列举示范大量的实际,以培养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衔接与分工 本课程是学习后续的《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和方法》课程的基础,后者主要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设计等深层次的地理信息系统知识进行讲授,而本课程重点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应用及其具有的基本功能等基础性的地理信息系统知识进行讲授,同时对学生操作常见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能力进行培养。 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 材: [1]马小娥主编. 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中国电力出版社 [2] 许并社主编. 材料科学概论 .出版日期: 2002年05月第1版 参 考 书: [1] 顾家琳 等编著. 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

文档评论(0)

jjkk5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