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任、胡适和韦莲司:半世纪的友谊.docVIP

赵元任、胡适和韦莲司:半世纪的友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赵元任、胡适和韦莲司:半世纪的友谊

赵元任、胡适与韦莲司:半世纪的友谊 2009-12-13 3:15:01 在胡适的同辈人中,他最怜爱的人大概是徐志摩,最钦佩的是眼界宽广办事力超强的丁文江,最羡慕的则是赵元任。 陈毓贤 徐志摩、朱经农、曹诚英、胡 适、汪精卫、陶行知、马君武、Eloise Ellery(瓦萨学院的历史教授,陈衡哲的老师)、陈衡哲(自左至右),1932年摄于杭州。此照片为瓦萨学院图书馆(Courtesy of Special Collections, Vassar College Library)所藏。 停办了八十年之后,北京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今年又恢复了。1925年该院初成立的时候,聘请了“四大导师”,一时成为佳话。四人中的王国维、梁启超和陈寅恪大家耳熟能详,赵元任这名字则可能已经有点陌生,有些读者也许仅仅知道他是语言学家,是《叫我如何不想他》的谱曲人和《阿丽思漫游奇境记》的中译者。赵元任与胡适很要好,我有幸见过他,这几年和周质平合作用英文撰写胡适与韦莲司的一段跨国恋情,搜集资料时特别注意赵元任。出书后(A?Pragmatist?and?His?Free?Spirit,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偶然在加州大学柏克莱校区图书馆的赵元任档案中,看到他的日记以及他写给韦莲司的信,对他们三人间的友谊,对赵元任本身都有深一层的了解。(韦莲司1959年把赵元任早年寄她的信奉还,现存在加州大学柏克莱校区Bancroft图书馆珍藏的赵元任档案,见第21?箱“Old?Letters?Clifford?Wms”;赵元任1915日记见第24箱;1955年日记见第36箱。)      胡适和赵元任1910年同考上第二批庚子赔款公费留美,同就学于在纽约州北部绮色佳小城的康乃尔大学。?胡在他的留学日记上说:“每与人评论留美人物,辄推常州赵君元任为第一。”赵则视胡为知己,欧战爆发后罗素因反战被驱逐出英国剑桥大学,赵接到消息马上写信给胡为这事嗟叹。   赵的童年比胡幸福得多。他是宋太祖的直系后裔,小时在祖父做知州的各处衙门长大,有专门看顾他的老妈子,回忆中充满童趣。他虽然十二岁时父母双亡,但家境富裕,仍得伯母姨妈的照料,这对天分极高的孩子未尝不是好事,少了许多心理上的压力。胡则长在人事复杂的环境里,三岁时在台湾做知县的父亲去世,死因不明。识字不多的母亲是父亲第二次续弦的妻子,在与她年龄相若的前妻儿子媳妇间唯恐唯惶,用一块豆腐都得记账,她把所有的心血和指望放在自己唯一的儿子身上,从小就要求胡做个完人,让胡承受莫大的压力。   赵小时候虽然频频搬家,但一直被笼罩在家人的爱护中,使他有一种贵族传统,不太在乎别人怎样想,我行我素的习性;因孩提幸福,故特别珍惜“平常过日子的滋味”,自传里有一大段企图捕捉这种平常滋味(见《从家乡到美国:赵元任早年回忆》,学林出版社,1997)。胡成长的环境则养成他对人事特别敏锐,随时保持高度警惕,然而这种长期苦行僧性的约束一旦放松,便一发不可收拾。早在1921年一个聚餐上,也是胡留学时的朋友郑莱替胡看手纹取乐,说他可以过规矩的生活,但也能放肆,他当天日记上就说外人很少知道他容易沉溺的弱点。   赵胡两人的悟性是相当的,都思路敏捷,记忆性过人,可是赵按部就班所受的正规教育比胡强得多了:不但有很好的家塾老师,还有祖父亲授他《大学》,父亲教他《尚书》、《左传》,母亲教他作诗填词唱昆曲,赵家连丫头都会做诗。他十四岁进新式学堂开始学英文、代数、几何,十五岁考入南京的江南高等学堂便学物理化学等,?英文和生物是美国人教的,在课堂上观察过死狗被解剖。他到北京应考在堂姐家有三个月从容的准备,无怪乎上榜第二名。以后到了康奈尔,很多年保持该校有史最高平均分数。反观胡十三岁自安徽家乡到上海共上了三所学校,到处跳班却都没有毕业,许多时候在搞学生活动,办刊物,教课赚钱。他到北京应考的盘缠是靠热心朋友凑齐的,他在七十二位上榜的人中名列第五十五。   胡与赵在康奈尔先后选择了哲学课,同对基督教有浓厚的兴趣但没有入教;有不少共同的中外朋友。赵和数位康奈尔同学于1914年组织科学社出版《科学》月刊时,也邀请胡参与。《科学》创刊号次年元月在上海发行,是中国第一本综合性科学刊物,1951年才停刊。很多重要科学成果都发表在《科学》上,在中学打杂的华罗庚是在《科学》?崭露头角后被清华大学录取的。为了维持《科学》的经费,赵有一时期省吃节用竟病倒了。经胡提倡,《科学》一开始就有新式标点符号,比《新青年》还早,不久便全使用白话文。   赵与胡两人都被长辈定了亲,有未曾谋面的未婚妻,但到了男女可以自由交往的美国,十来二十岁的人自然对异性有兴趣,结识几个“发乎情止乎礼”的女友。赵元任自传说他与某好友的未婚妻出外看戏等,回来会有某种激动,当然没对女方表达;胡留美时未婚妻江冬秀早就到他家服侍他的母

文档评论(0)

haowendangq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