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潘集特色乡村旅游业措施.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发展潘集特色乡村旅游业措施

发展潘集特色乡村旅游业措施   [摘 要]淮南市潘集区区位优势显著,资源丰富,发展乡村旅游业切实可行。本文提出了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多元化的乡村旅游业的几项措施,如建设生态湿地景观、发展赏花旅游业、展现农耕文化、发展特色餐饮与民宿。将煤田塌陷形成的水域,建设成生态湿地景观,走生态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研究以期为潘集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建设淮河岸边美丽的乡村。   [关键词]乡村旅游 生态 农耕文化 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7-0148-01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出去散心旅游,已成为多数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城市旅游的饱和使人们把目光投向离家较近的乡村。另外,由于发展乡村旅游业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中央以及地方对乡村旅游业大力扶持。近些年,在政策扶植与市场导向的共同作用下,乡村旅游业迅速发展,作为朝阳产业,发展前景一片大好。淮南市潘集区有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应依托本地的区位、社会、资源、文化、客源优势,综合发展吃、住、行、游、玩于一体乡村旅游业,促进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下面根据潘集的具体情况,提出几项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业的措施:   1、建设生态湿地景观   潘集区煤田塌陷形成大面积水域,包括大大小小的水塘、水池、水坑、低洼地、沼泽湿地不计其数。除少数被开发建生态园,部分水塘被农民放养鱼虾外,大多还待开发。水生植物较少,周边植物更是稀稀疏疏,或土壤裸露或杂草丛生,冬天更是一片荒芜。由于煤矿、农药化肥、生活污水、垃圾污染等,一些水体与湿地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如果这些水资源与湿地通过生态恢复加以利用,建设大面积的生态湿地群,将成为潘集最宝贵的财富。可因地制宜养殖鱼、虾、鸭、鹅;种植淮南本地的水生蔬菜莲藕、红菱、白菱、芡实、荸荠、茭白等;综合栽植本地常见或易活的水生植物、湿生植物,荷花、睡莲、芦苇、菖蒲、水葱、再力花、水生鸢尾、美人蕉等。搭配卵石浅滩、生态铺装、木桥、景石、园林小品等综合造景,建设生态湿地景观。营造水草肥美,渔舟唱晚的怡人景色。这样不仅能发展农业生产,还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像淮南焦岗湖湿地公园每年能吸引大量的游客,除了清波绿水芦苇荡、蓝天白云翱翔的飞鸟,夏季更是有千亩之称的荷花淀,烟雾朦胧、超凡脱俗的自然景观成为焦岗湖湿地公园旅游的最大看点。与焦岗湖湿地相比,潘集区的湿地生态资源更丰富,可开发的旅游项目更多。应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将煤田塌陷区变废为宝,积极开发。湿地生态系统除了经济、社会价值,还有着深远的生态意义。9月1日开放的东辰湿地生态园,是在煤田塌陷区的生态恢复与治理的基础上上建设起来的,目前已经吸引部分鸟类栖息或停留进食,被破坏的生态链条正在恢复。   2、发展赏花游   人们天性爱花,通过赏花游来吸引游客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已经显而易见。如合肥的香草农庄,植物种植以香草类植物为主,山坡上的香草花海是农庄中最美的景观。由此衍生出的香草类产品增加了经济效益。成功的赏花旅游业都有自己的特色,最忌跟风,看人家种什么就种什么。要找到适合当地的切实可行模式。可以某类当地适合生长植物为主,打造主题类花卉游。为避免观赏时间短,花种单一的问题,也要合理搭配其它植物,如荷花、油菜花、山茶花、迎春花、桃花、杜鹃花、栀子花、桂花、铁线莲、玫瑰、紫苜蓿、酢浆草、向日葵、鼠尾草、孔雀草、腊梅等,随四季交替与变化营造各具特色春景、夏景、秋景、冬景,将植物的季相美展现得淋漓尽致。种植形式灵活采用丛植、片植、列植、孤植等种植形式。借鉴英国庭院花镜种植方式,在路边、林边、篱边、水边,搭配岩石、园林小品等进行植物造景。这种种植形式以自然式为主,与中国乡村景观的气质非常吻合。注重植物整体的高矮层次搭配、色彩搭配、不同季节的效果与植物自身美感的展现。   3、农耕文化的展现   农耕文化的展现是特色乡村旅游业的核心部分。一方面,所有的农耕文化都来自于农业生产,生产性景观的营造是农耕文化的最直接表现。根据不同的土质,规划种植水稻、油菜花、桃树、葡萄树、有机蔬菜、潘集酥瓜、草莓等,既保留了农业用地,又能观花观果,营造乡土气息,还能发展果树认领、瓜果采摘项目,增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土生土长的风土民情、民间艺术,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面貌,也是农耕文化的重要部分。流传于潘集的“花鼓灯”艺术,被称为“东方芭蕾”。表演形式以传统舞蹈为主,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艺术形式受到业界专业人士的高度评价。在“花鼓灯”艺术上发展起来的“采莲灯”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举办的夹沟乡农民体育文化节,是农民在农闲时举行的大型体育文化活动,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体育项目和文化艺术表演。充满丰收节日喜庆色彩的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