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战后西方家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的演变.doc

第五章战后西方家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的演变.doc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战后西方家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的演变

第五章 战后西方国家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的演变 第一节 战后科技革命及其影响 一、二战后科技革命发生背景 1.科学理论的发展 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历史全球化发展的基础就是科技革命。但我们应该清楚,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是两个既密切联系又相互有区别的过程。科学革命指人类对客观自然认识上的飞跃和基础理论上的突破,技术革命则是指运用科学原理在材料、生产工具和生产工艺方面的重大变革。迈入工业时代依赖,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两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学革命以哥白尼日心说和牛顿力学为主要内容,导致了以蒸汽机的发明、运用和推广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以电磁学、生物学、热力学、化学的重大突破为起点,推动了以电的发现和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 而二战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是一场技术革命,其基础科学理论仍是第二次科学革命。第二次科学革命中提出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改变了牛顿力学体系,为第三次科技革命作了理论准备。40年代中后期形成的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更是成为其主要理论依据。一次大战后,电子、内燃机、冶炼、化工技术获得长足发展,推动了电子显微镜、电子示波器、回旋加速器等一大批精密仪器问世,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了超高压、超低压、超纯度、高真空等实验手段。 2.社会条件的变化 (1)二战中的军事技术转为民用:二战期间,各参战大国为赢得胜利,在军事科技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雷达技术、喷气式飞机和火箭技术、运筹学理论、自动动控制技术、抗生素的发现和应用,都为战后新的科技发展创造了条件。作为第三次科技革命重要内容的电子计算机,就是为了满足武器计算、密码设置和破译和军事后勤的需要。大战期间还造就了一大批卓越的科学家,为战后科技革命准备了技术力量。战后,美苏等国为了在军事上压倒对方,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尤其是战略核武器和运载工具等,然后向民用辐射,如50年代美国的原子能发电站、喷气式飞机、民用电子计算机、非军用卫星等。 (2)政府对科技发展的投入和保护:战后全球化的发展导致竞争更趋激烈,对科技的需求更加迫切,因而各国政府加大了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投入和保护。因而,战后科技探索已经由个体变为了有组织的社会集体行为,科技需要的投入越来越大,需要科研人员大规模的协作,尤其像核设施、航天工程等,所需的人力物力的投入不是个人、个别机构所能承受的,因而需要国家的干预。所以,战后的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许多都是由国家出面主持的,国家兴办科研机构,在全国范围甚至在世界范围进行协作,同时许多基础性理论研究风险也由国家承当了。政府的干预和投资,成为战后保障尖端科技迅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3)资本竞争的需要:资本垄断并没有打破竞争,而且只会使竞争更趋激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统的直接掠夺资源、占有势力范围的外延式发展手段已经过时,依靠延长劳动时间、降低实际工资、加强剥削来提高竞争力的旧方式也失效。所以资本自身出于牟利的本性都把发展尖端技术、加速产品更新换代、降低生产成本作为提高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所以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力越来越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1.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 战后新的科技革命是在几乎所有领域发生的,产生了一系列新兴科技,主要是在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工程、宇航工程、生物工程等前沿展开,并旁及其他尖端技术领域。 (1)原子能。原子能的开发和利用开辟了能源的新纪元,也揭开了战后科技革命的序幕。原子能的利用包括核武器的发展和核能发电,1942年底美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反应堆,1945年苏联建成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开启了核能利用时代。 (2)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的出现是人类智力解放的里程碑。1945年美国制成第一台程序“外插型”电子管计算机,后不断地升级换代。1956年出现第二代的晶体管计算机,1964年出现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第四代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70年代后期发展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之后集成电路的包容量一直呈几何级数上升。20世纪80年代后计算机朝着微型化和巨型化两个方向发展,并迅速进入了办公室、家庭和各个领域。成为今天世界上人们生产、生活、社会管理、消费娱乐等方方面面难以离开的工具。计算机的发展也使生产自动化出现了飞跃,出现了模仿或代替人从事各种工作的自动及其和机器人,大大增强了社会生产和控制能力。 (3)空间技术。二战期间,德国研制使用了液体燃料火箭,并制造出了V—2飞弹用于实战。战后各国集中力量发展运载火箭、制导系统和其他的相关技术,几十年来取得了惊人的进展。1957年8月,苏联成功发射超远程的多级洲际弹道导弹;10月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创了人类空间技术新时期;1961年苏联发射成功“东方号”载人宇宙飞船;1969年美国“阿波罗11”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