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和技术贸易相关的经济理论.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和技术贸易相关的经济理论

Chapter 4 Economic Theories Related to Technology Trade 第一节 技术与经济增长理论 新古典增长理论 内生增长理论 长波理论 第二节 技术与国际贸易理论 NR关系论 技术转移周期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南北贸易模型 第三节 技术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 内部化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雁行模式”理论 边际产业理论 新古典增长理论 哈罗德-多马模型 G=s/c G=б×s 索洛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Y=AF(K ,L) ?Y/Y=λ+α ?K/K+β ?L/L 索洛剩余(Solow residual) 内生增长理论 (Endogenous Growth Theory) 代表人物:20世纪80年代 罗默(Romer P.)、卢卡斯(Lucas R.) 基本思想: 知识的非竞争性和外溢效应突破收益递减规律的限制 一国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内生化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水平 通过国际贸易和促进知识的国际流动来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政策主张:促进知识与技术创新的政策 长波理论 俄国康德拉季耶夫(Kond Ratieff)长波理论(1925年) 熊彼特(Schumpeter)的技术创新长波理论 1939年《商业周期》 德国经济学家门斯(Mensch) -新熊彼特学派代表 1975年《技术的僵局》 技术创新的分类: 基本创新 改进创新 虚假创新      NR关系论 一.理论的提出 日本学者斋藤优于1979年出版了他的专著《技术转移论》,提出了阐述国际技术转移的新理论“NR关系假说”。1986年9月,他在新的专著《技术转移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中把这种“假说”作为一种理论加以运用。 二、基本观点 (1)一个国家发展经济及其经济活动,受该国国民的需求(N:needs)与该国的资源(R:resources)关系的制约。这种关系即NR关系。 (2)NR关系不相适应正是国际技术转移的原因 。 (3)国际技术转移宏观模式。 商品输出、直接投资、技术输出周期 斋藤优的技术转移周期论   斋藤优的理论以周期论揭示了技术转移是一项新技术问世后的必然归宿,他把技术转移看作周期循环的必然结果。把技术的生命同企业谋利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解释了形成技术转移的机制。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一、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Raymond Vernon 雷蒙德?弗农   1966年5月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 二.基本观点 (1)需要建立一种动态理论系统地解释企业在出口、国外子公司生产和许可证贸易之间的选择。 (2)跨国公司在新产品出口、许可证贸易或海外生产进行抉择时,是将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与生产区位联系起来。(见下表) (3)结论: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过程,是以技术垄断优势为基础,使生产要素在空间上集中使用,在时间上分段使用(见下图)。 表 产品生命周期、企业生产区位、技术和市场的联系 图 国际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技术转移 净出口 ? ? ? ? 0 t1 t2 t3 t4 t5 时间 ? 案例:我国汽车产业技术引进的历程 我国汽车工业是通过从前苏联引进、消化技术起步的。改革开放以来,在“以市场换技术,以市场换资金”的背景下,我国主要的汽车企业大都与跨国汽车公司实现了合资。我国内资汽车企业、合资汽车企业积极从跨国汽车公司引进整车和零部件生产技术,通过人员交流与培训等方式引进管理经验,实现了产品的升级换代。 20世纪80、90年代我国引进了以桑塔纳、捷达为代表的轿车、以依维柯为代表的商务车、以斯太尔为代表的重型载货汽车、以尼奥普兰为代表的大客车生产技术,引进技术的范围非常广泛。通过合资合作,彻底改变了我国汽车业“缺重少轻,轿车几乎空白”的局面,逐渐适应并满足了国内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缩短了与世界汽车产业之间的差距。 不过,这一阶段引进的技术大多是国外汽车厂商认为过时的技术,并不是最先进的技术。自身技术力量薄弱,导致在合资企业中关键技术都是合资企业的外方提供的,造成了中方对外资技术的依赖及绝对服从。上汽大众曾经有这样的例子,外方提供的设计图纸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