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集体信誉-清华大学出版社.PDF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信息与集体信誉-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二章 信息与集体信誉 为什么要研究信息?信息与集体信誉的关系是什么?本章主要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讨 论集体信誉问题。本书认为,集体信誉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厂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博 弈。厂商的博弈策略极大地影响着消费者对厂商信誉的认知,其中最重要的策略是对产品 质量的决策。厂商为什么要生产不同质量的产品?经济利益与信誉之间是什么关系?由于 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可能并不了解产品质量的信息,当这一产品是信任品时,信息不对称 程度尤为严重。在信息不对称时,厂商和消费者会作出何种决策。在此基础上,本章将主 要分析以下内容:第一节探讨集体信誉的逻辑,信息不对称下的信誉机制,影响厂商建立 信誉内在机制和外在机制的因素。根据前人基于质量与信息维度对商品的分类,把奶粉归 为“信任”型商品。从博弈论角度探讨厂商提供高质量产品的激励是什么,对梯若尔等人 的质量贴水模型与信誉的关系进行讨论。结合现实中的奶粉事件,分析生产中的质量信息 如何不被消费者知晓。奶粉市场中的“柠檬”对集体信誉的影响。第二节探讨在厂商与消 费者的博弈中,重复博弈与信誉之间的关系,消费者的战略选择是什么。在艾克斯罗德建 立的博弈决策类型的基础上,讨论做“老实人”与做“老滑头”对信誉的影响。探讨KMRW 声誉模型在奶粉事件中的应用。第三节探讨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下信誉的特征,诠释信誉 经济和数字信誉的概念,讨论数字时代下的信誉建立与传播和过去有什么不同之处,厂商 在危机处理时采用的手段或途径有何变化。第四节探讨厂商对“信任”型商品的广告决策, 以中国乳制品行业近年来的广告为例,讨论广告的真实性与危机事件的对比会对信誉产生 什么影响。 本书未将原产地名称、“百年老店”连锁、“金字招牌”等具有集体信誉特征的内容 纳入讨论范围,也没有讨论非经济组织如行业团体、事业单位等形成的集体信誉问题,主 要是对厂商和乳制品行业的集体信誉进行探讨。 第一节 集体信誉的逻辑 本节主要说明以下问题:集体信誉的作用机理是什么,集体信誉是如何产生的,对成 员企业的作用是什么,成员企业为什么要建立集体信誉,影响厂商建立信誉的内在机制和 外在机制是什么,当集体信誉被破坏性使用时,会对行业带来什么影响,集体信誉是如何 集体信誉与企业生存之道 崩溃的。信息不对称与集体信誉的关系是什么,信息如何影响信誉机制的运行。厂商建立 信誉的激励是得到未来收益,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必须得到质量酬金。由于乳制品的生产信 息高度不对称,消费者是不掌握信息的一方,不可能知晓劣质奶粉的质量。2008 年劣质奶 粉事件集中爆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柠檬”的传染效应,使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集体信 誉遭受重创。 一、集体信誉的内涵与外延 本书对集体信誉的定义是:消费者或公众对某一行业或组织信誉水平整体判断的识别 系统。当某个行业存在集体信誉时,集体信誉就成为整个行业的无形资产,可以为组内的 每个成员带来公共租金。 余劲松(2004)认为,建立市场集体信誉能够促进交易的达成,并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 ① 场交易效率。 但是,集体信誉的建立困难重重,因为存在“公地悲剧”问题。如果缺少监 管和控制,人们对集体信誉这块“公地”破坏性使用的激励很大。从实现生活中看,对个 体而言,他对集体信誉破坏性使用得越早,获得的收益也越大。这时他实际上是利用了公 众对集体信誉的一贯信任感。在集体信誉尚未受到损害之前,带来的收益往往非常可观。 比如,贩卖假酒者的利润通常是惊人的,直到公众对真酒企业的信任感全部消失。在这种 情形下,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真酒企业的前途会一败涂地。这也是所有企业即使花费巨 额成本也会不遗余力地打假的根本原因。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在 《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 中论述的集体成员会自动维护“公共池塘”的使用不同,公共池塘是实物资源,集体中任 何成员对它的破坏性使用都会立即减少其他成员的利益,会很快被其他成员发现并采取措 施予以制止(因为下一阶段将轮到余下的成员对公共池塘的利用,余下的成员有激励对公共 池塘进行自动监督) 。由于集体信誉是无形的,对集体信誉的损害很难界定会直接减少哪一 家企业的收益,因此成员对集体信誉“公地”进行自动监督的激励会大大降低。正如Huck 和 Lünser(2010) 的观点,靠内部协议维持集体信誉,避免“搭便车”行为是不可行的。当 集体规模很大时,成员间的信任与合作极易破裂,使集体信誉更难维护,因此客观上需要 政府的干预。② Winfree 和 Mccluskey(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