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浪县黄灌区耕地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结构性质影响
古浪县黄灌区耕地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结构性质影响
摘要通过对古浪县黄灌区不同利用方式的耕地、撂荒地、绿肥地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及土壤团聚体的测定与比较,结果表明,耕地土壤团聚体水稳性差,团聚结构极易丧失,引起土壤结构退化;绿肥地和撂荒地团聚体的抗水性能好,具有很好的保水、保肥性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关键词利用方式;土壤结构;团聚体;影响;黄灌区耕地;甘肃古浪
中图分类号S15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1-0222-02
土壤结构是维持土壤功能的基础,是决定土壤中水分、养分的移动和保持,影响耕作难易、根系在土壤中的伸展以及抗蚀性能等的重要因素。表层土壤结构在雨水打击等作用下受到破坏,土壤团聚体破碎产生更小的可移动的颗粒,不仅易在土壤表面形成土壤结壳,而且导致土壤团聚体构成比例失调以及团聚体稳定性下降,从而进一步加剧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恶化土壤水热传输和养分保持供应过程。因此,土壤结构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对古浪县黄灌区耕地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和土壤机械组成等的测定,分析了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结构性质的影响,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黄灌区主要指古浪县的大靖、西靖、裴家营、海子滩、民权、直滩6个乡(镇),有耕地面积2.22万公顷,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啤酒大麦、玉米、马铃薯,该区海拔1 550~1 900m,年平均气温5.6°C,≥10℃的积温2 700℃,年平均降雨量250mm,年平均蒸发量3 000mm,年日照时数2 850h,无霜期156d。土样采自古浪县海子滩镇张家沙河村,属黄河水灌溉区,土壤类型为灰钙土。该研究所指耕地为常年用于种植粮食作物、肥力中等的耕地;撂荒地指种植2~3年、撂荒2~3年且采样时正处于撂荒期的耕地;绿肥地指在夏禾作物收获后,复种饲用油菜作绿肥的耕地。耕地、撂荒地和绿肥地呈“品”字形分布。
1.2样品采集与测定
采样时在每类耕地上每隔20m选1个样点,在每个样点上选取间隔为2m的3个采样点。用取土铲取0~20cm的耕层土样,每一点取土约1kg,然后组成3kg左右的混合样,共取得耕地、撂荒地、绿肥地土样各12个。土样采用“S”形采样,每块地面积约2 000m2。
在该试验中,pH值用2∶1的水土比作为浸提液用酸度计测定,碳酸钙用气量法测定,电导率用5∶1的水土比作浸提液用电导率仪测定,田间持水量用环刀法测定,团聚体的测定采用改进的约德尔法测定(R.E.Yoder)。团聚体的测定步骤为:一是用四分法取风干样品200g,分数次置于套筛上,套筛粒径自上而下的顺序为5.00mm、3.00mm、1.00mm、0.25mm,加筛盖和筛底用手干筛,直至不再有土团下漏,然后收集各筛上的土样,分别称重,计算百分含量。二是根据以上求得的百分含量,把各粒级团聚体按比列配成相当于60g的风干土样。三是将套筛(套筛粒径从上到下的顺序为5.00mm、2.00mm、1.00mm、0.50mm、0.25mm)放于振荡架上,并置于水桶中,筒内加水达一定高度,使套筛最上面筛子的上缘部分在最低位置时,离开水面1cm左右。四是使套筛在水中上下振动30min之后,将套筛轻轻拿出水面,待水稍干后,用洗瓶将各级筛中的团聚体轻轻冲洗入蒸发皿,然后在电热板或水浴上蒸干称重,精确至0.01g。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与团聚体含量的影响
土壤团聚体是指粒径大于0.25mm的土壤颗粒,其稳定性一般定义为团聚体内部的粘结力抵抗外部冲击、剪切、研磨或者内部闭蓄的压缩空气散逸所导致的崩裂的能力,是表征土壤结构状况的重要指标。稳定的团聚体是土壤有机质库重要的保护机制,也是作物高产稳产的重要保证。
从表1可以看出,耕地中碳酸钙含量、pH值、电导率、田间持水量均与绿肥地和撂荒地存在显著差异(p0.25mm的团聚体,各样地占比都很高,且耕地绿肥地撂荒地,从各粒级团聚体在干土所占的百分含量来看,大于7mm的团聚体最高,1.00~0.25mm的次之。从干筛团聚体占干土的百分含量来看,耕地为75.4%,绿肥地为64.3%,撂荒地为59.5%,说明耕地土壤有较好的团聚结构。分析各样地中碳酸钙含量与团聚体含量存在的对应关系,建立团聚体总重(y)与CaCO3含量(x)之间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19.45+6.37x(r=0.997 4)。从方程可以看出,碳酸钙在形成土壤团聚体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根据耕地与绿肥地、撂荒地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的差别可以得出,土壤中碳酸钙的含量与化学肥料的使用有直接关系。
2.2不同利用方式对团聚体稳定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技术课件.ppt VIP
- 沥青路面再生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docx
- 医学课件-老年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护理进展.pptx
- 电力系统经济学原理习题解答 全.doc VIP
- 数据中心机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pptx VIP
- 传统文化与修身(鲁东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答案.docx VIP
- 湖南文艺出版社(2024)新教材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第五课《草原就是我的家》精品课件.pptx VIP
- 益智课堂数字华容道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5秋新版)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8课 我为班级作贡献》教案.docx VIP
- 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第9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8章--不确定性和风险厌恶).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