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与数位网路科技发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章忠信著作 著作權與數位網路科技發展 -----從MP3.com案及Napster案談起 (本文刊載於90年2月「智慧財產權月刊」26期) 章忠信* * 東吳大學法律系法學士、美國美利堅大學華盛頓法學院碩士,現任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著作權組科長。 一、前言 面對數位化網際網路科技快速的發展,眼見網路上著作權侵害情形泛濫成災,新的科技,如MP3、Napster技術對音樂唱片著作權人權利的衝擊,同時,網路自由利用的呼聲不斷,人們不禁要問,網路世界中,著作權法是不是已死亡?或者,在網路公開與自由利用的大旗幟飛舞下,著作權是否還有存在的價值。著作權人固然致力於保護自身權益,而立法者或司法者,乃至於一般大眾,對於透過科技利用著作時之合理使用空間,在觀念上與作法上亦必須相對地調整。立法者或司法者在面對科技對於著作權法制之挑戰,更不應為了著作人權益之保護,阻礙任何有益於人類文明繼續進步之科技發展。 本文擬從從MP3.com案及Napster案之發展 MP3.com案及 MP3.com案及Napster案之相關判決均可於美國唱片業協會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 (RIAA)網站中閱覽(/legal.cfm)。 二、MP3.com案 在MP3.com與美國唱片業協會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 (RIAA)的這一場著作權爭訟中,RIAA與五大唱片公司(Sony Music, Warner Music, EMI Recorded Music, Universal Music and BMG Entertainment)於二○○○年元月二十一起訴主張MP3.com應賠償每張CD美金750元至150,000元,其最高數額達六十億美元。紐約南區聯邦地方法院Jed Rakoff法官於二○○○年四月二十八日認定MP3.com侵害了錄音業者之著作權。經過一段時間的談判,MP3.com與其中四大唱片公司達成和解,賠償每家唱片公司二千萬美元,其中未達成和解的Universal Music Group,原經法院於二○○○年九月六日判決MP3.com應賠償二億五千萬美元,引起各界關注。 本案之被告MP3.com是美國聖地牙哥的一家公司,在其網站上提供一項稱為My.MP3.com的服務,藉由其所設計的免費軟體Beam-It,使得消費者得以從網路上聽到音樂CDs。一般提供類似服務的的網路公司,例如另一家與被告MP3.com相競爭之Myplay公司,其係使消費者自己將錄音著作上載於網路公司的「儲存櫃(storage lockers)」中,日後就可以從該儲存空間中收聽錄音著作,且其經營在事先均與唱片公司取得協議。但是,MP3.com的My.MP3.com服務與其他網路公司的類似服務不同,他們自己先在伺服器上儲存約八萬張的CD,消費者祇要上網將自己所有的原版CD置於光碟機中,MP3.com的Beam-It軟體就可檢測證明消費者擁有合法的CD,消費者如無合法原版CD,也可從MP3.com所鏈結的零售商網站上購買原版CD,以後就可以自任何地點使用任何一部電腦,藉網路聽取這一資料庫中的387,000首錄音歌曲,不必再使用原版CD或自行製作MP3音樂檔案 有關MP3之技術與著作權相關問題,請參閱拙著「所帶來的著作權問題MP3所帶來的著作權問題」,上載於[著作權筆記](/develop/de018.html)。,也不怕電腦硬碟毀損時,自行製作的MP3音樂檔案會消失,可以節省許多時間與不必隨身攜帶原版CD 有關MP3之技術與著作權相關問題,請參閱拙著「所帶來的著作權問題MP3所帶來的著作權問題」,上載於[著作權筆記](/develop/de018.html)。 本案所涉及的著作權侵害客體為錄音著作,而錄音著作中是包括許多音樂著作(詞曲)在內。雖然被告MP3.com自一九九九年六月起,就已經與美國音樂作詞作曲家代表團體American Society of Composers, Authors and Publishers (ASCAP)簽屬授權利用音樂著作之協議,二○○○年五月八日更與另一音樂著作權人團體Broadcast Music Inc. (BMI)簽訂類似授權契約,使用該組織140,000位美國作詞作曲家及60,000位音樂發行商總計約四百五十萬首音樂,不過,其仍係未經錄音著作之權利人授權即建立該錄音資料庫。 從RIAA的觀點,MP3.com未經錄音業者之同意,建立此一錄音著作資料庫,侵害了其錄音著作之重製權,但MP3.com則不認為如此,他們認為自己祇是提供消費者方便的服務。蓋消費者買了合法的原版帶,在著作權法所允許之合理使用原則下,為其個人利用目的,原本就可以將自己所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