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梯田文化探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哈尼族梯田文化探究

哈尼族梯田文化探究   【摘 要】梯田是一种奇特的景观,是哈尼人民改造自然和顺应自然的杰作。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而变化,成片的梯田气势磅礴、令人折服。哈尼梯田不仅仅只是哈尼人民赖以生存的田地,更是哈尼文化和哈尼人民生活方式的最佳体现。梯田分布与村寨分布、水源分布、森林分布等因素息息相关,它是“江河―森林―村寨―梯田”这个四维循环系统的中心所在,这样一个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良性系统给现代社会的发展带来不少启示。梯田的存在体现出了哈尼人民的智慧。   【关键词】哈尼族 梯田文化   【中图分类号】C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9-0099-02   哈尼梯田有着超过1300年的历史。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哈尼梯田早已形成了“江河―森林―村寨―梯田”这样一个农业生态循环系统,它被称为中国甚至世界的奇迹。哈尼族人擅造梯田,他们很好地利用了居住地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自然条件,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梯田文化。哈尼梯田分布十分广泛,在云南省红河、普洱、玉溪等州市均有分布,范围涵盖元江、墨江、红河、元阳、金平、绿春、江城等10多个县份,面积近7万公顷。元江两岸层层叠叠的梯田,有的多达百级,从河谷一直延伸到山顶,像彩色的阶梯伸向天际,令人叹为观止。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田依山势地形而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宽则开垦大田,坡陡地窄则开垦小田,甚至在一些细小的石缝中也开垦出了梯田,因此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小。哈尼梯田体现了哈尼族人民1000多年的梯田开垦史和管理史,也很好地展示了围绕梯田所形成的社会习俗、意识形态和与之相适应的人文环境。哈尼族梯田文化体现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又遵循自然规律的典范。   水渠是梯田耕作和村寨人生活必不可少的配套设施。水渠随山势回环,随梯田和村寨人口的增加而延伸。大水渠下会修无数小水沟,在梯田成群的山坡上,水渠、水沟犹如人体的血脉,形成沟渠纵横的灌溉网络,是功能强大的水循环系统。一般的水渠长达数公里,有些水渠则穿过几个村寨甚至不同的县界,长达几十公里。渠水引自深山的溪流,围山绕坡,穿村过寨,遇到不易打通的地方,人们就用凿空的竹子或木头架桥引水前行。如果遇到实在绕不开的岩石,哈尼人会在岩石上堆放大量的干柴,点燃干柴将石头烧红,随后用竹筒背来冷水浇在石头上,这样岩石就会炸开来。积沙田是梯田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位于每片梯田的进水口处,其功能是沉积随渠水流来的泥沙。积沙田一般不用来种植作物,到一定时间就要把积沙挖出来,堆放到荒地上。哈尼人在易发山洪地段的梯田周围修建防洪沟,目的是防止大量洪水涌入田里,冲毁梯田。哈尼人为在田间劳作之后休息、纳凉、避雨之便,在田间搭建了田棚。秋收时,哈尼人还用田棚暂时存放收割的稻子。田棚也被用于关牲畜。   哈尼人的村寨多建于山峦环合、古木环抱的山坡地上,水源充足,村寨下边连着梯田。在选定寨址之前,人们就必须要考虑这块土地能养活多少人、可以发展成多大规模的寨子。哈尼山寨一般的规模为40~100户。人口发展后,一部分人就从寨子里分离出来,重新选地方建寨,然后按同样的模式建新寨,并开辟出新梯田。就居住而言,哈尼族更倾向于选择半山的向阳坡建造房屋,最典型的哈尼民居就是蘑菇房了,因其四斜面草顶从远处看形状似蘑菇而得名。红河州的元阳、绿春等县的哈尼族人多住蘑菇房。蘑菇房多为土木结构二层或三层楼房,屋顶用茅草或瓦片铺盖而成。三层楼房的下层用来养牲畜,第二层供人居住,第三层则用来存放粮食和杂物。这样的房屋建造习惯同样也是为适应梯田农耕生产习惯而形成的。因为居住在半山,在管理梯田的作物时比较省时省力,也便于把村寨的肥水顺沟渠送入到梯田中。   梯田的设计使得现代机械无法作业,因而哈尼人仍然是采用牛耕法犁地耙田,农家肥是作物生长的主要肥料来源。每到需要施肥时,人们会先将能够通往自家水田的水渠中的其他人家的进水口堵上,接着将稀释好的农家肥倒入水渠中,肥水就可以直达自家的梯田。水在农业生产中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然,哈尼梯田也不例外。水是梯田农业的生命线,哈尼人在长期的农耕生产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民约水规“水木刻”。这是根据各家的利益和梯田规模设置的画有不同刻度的横木,放置在各家田地的入水口,随着渠水的自然流动来调节各家各户的用水量。这是一种十分合理又科学的水资源管理手段,在保证了每块梯田都能得到充分供水的同时又有效地节约了水资源。在分水这天,每家每户都要派出一个人参与水量调配的协商并带上食材,中午就在田间开火做饭。值得一提的是,刻木分水之后任何人都不能随意修改。   哈尼人的饮食习惯也和梯田文化有着很大的关联。哈尼族的主食是大米,大米又分为糯米、红米、紫米以及普通的稻米等种类,而玉米、荞麦、小麦等则是哈尼人的辅食。就哈尼人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