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谋攻纪事本末-第一部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此文仅为征求意见之初稿,先尽快写出点东西,没加润色,也没有搜罗补充详尽资料。唯一想听听大家的看法,不设条件和目的,想说什么说什么。当然我的目标是想将战国“军政”写成纪事本末,把军政背后的谋略也分析出来,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大家就随便说说吧,看我还有没有动力继续进行下去。考证、检索、比对、取舍、分析,一个人干,实在是累…… ——响马 第一部分 战国局势形成(前476~前403) 第一章 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 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是战国序幕拉开的标志性事件。 一、三家分晋纪事本末 三家分晋以晋阳之战灭智氏开始、以三家被册命为诸侯为标志、进而最终完全瓜分、灭亡晋国结束。 晋阳之战 晋自春秋晚期公室权力已经旁落到智氏、范氏、中行氏、韩氏、赵氏、魏氏、栾氏、郤氏等大夫手中。栾氏、郤氏最先消亡。智氏实力最强,公元前458年,智氏率韩赵魏三家又攻灭范氏和中行氏两家,瓜分了两家领地。为进一步独掌晋国国政,智伯瑶在公元前455年先后强行向韩、魏索取万家之邑。 韩魏两家的谋臣都看出了智伯的目的,都给了智伯索要的城邑。两家都认为智伯的贪婪和傲慢将使他众叛亲离,不如给他想要的以养成其恶,等待时机。然而都不想自己先成为智伯的攻击对象,这也是答应给地的一个心态。 《资治通鉴》载段规向韩康子的谋划:“智伯好利而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彼狃于得地,必请于他人;他人不与,必向之以兵,然后我得免于患而待事之变矣。” 又载任章向魏桓子的谋划:“无故索地,诸大夫必惧;吾与之地,智伯必骄。彼骄而轻敌,此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人,智氏之命必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主不如与之,以骄智伯,然后可以择交而图智氏矣,奈何独以吾为智氏质乎!” 然而向赵襄子索地时却遭到拒绝。赵襄子不予智伯城邑,是因为有个人恩怨事在春秋,不是见识不如韩魏。于是智伯率同韩、魏举兵攻赵襄子,襄子逃至晋阳晋阳是赵氏家族经营许久的根据地,晋阳的地位一直延续到赵国灭亡之前。从而引发晋阳之战,智伯水灌晋阳。前453年在晋阳即将城破之际,韩魏两家反戈,联合赵襄子攻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共分智氏之地。 韩魏为什么反戈、三家为什么能联手?在智伯专断晋国的情况下,赵氏灭了,智伯依然会找各种理由将韩魏两家逐个消灭。三家都明白“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道理。智伯方面也有人看透了这一点,但智伯刚愎自用,不但不采纳,反而泄漏给韩赵,从而加速了韩赵倒戈的步伐。 瓜分晋公室 三家灭智氏之后,开始了对晋公室的瓜分。晋国屈辱中被瓜分、被四处迁徙、甚至被拘禁,晋阳之战结束后100多年后,晋最后的国君被韩国所杀,晋国灭亡。 晋出公二十三年(前452年)奔楚,乃立昭公孙,是为敬公《纪年》 晋敬公15年(公元前437年)服韩、魏,(《六国表》) 晋哀公(即敬公)十八年卒,子幽公柳立。幽公之时,晋畏,反朝韩、赵、魏之君。独有绛、曲沃,余皆入三晋(《晋世家》) 晋幽公十八年(前416年)幽公淫妇人,夜窃出邑中,盗杀幽公。魏文侯以兵诛晋乱,立幽公子止,是为烈公。(《晋世家》)晋烈公十三年(前403年)命韩、赵、魏为诸侯。(《周本纪》) 烈公二十七年卒,子桓公立。 《大事记》云:“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所分者绛与曲沃之地也。” 桓公其十五年尝邑哀侯于郑(即韩) 桓公二十年梁惠王元年(前369年)赵成侯、韩共(懿)侯迁桓公於屯留。(《水经注·浊漳注》引《纪年》) 梁惠王十二年(前358年)韩取屯留、长子、涅。晋君迁于端氏。 赵肃侯元年(前349年)赵夺晋君端氏,徙回屯留。屯留久为韩占有,韩不能容,因而杀之,于是晋灭。(《水经·漳水注》引《纪年》) 又:昔出公之后声氏为晋公,拘于铜鞮,为赵所拘。 命为诸侯 灭智氏后,三家被命为诸侯跟齐国的一次争权夺利的导致的叛乱有关,这是三家的天然良机。 公元前405年,执政齐国的田悼子死后,为了争夺执齐执政之权,田氏家族发生内乱,田布杀其大夫公孙孙,公孙会以廪丘叛于赵廪丘离赵近。田布围廪丘,于是三晋联合,魏翟角、赵孔屑、韩师救廪丘,及田布战于龙泽,田布失败齐将死,得车二千,得尸三万,以为二京(把尸体堆成二个高丘)”(《吕氏春秋·不广篇》)。 宁越向孔青建策:“归尸以内攻之”。 宁越以为:(齐)战而不胜,其罪一。与人出而不与人入,其罪二。与之尸而弗取,其罪三。民以此三者怨上,上无以使下,下无以事上,是之谓重攻之。(《吕氏春秋·不广》) 【按】宁越为周威王师,何以此时为三晋谋划?此未解。 【评】宁越之策仅为纯军政之事,有效,然不明了三晋真正目的。 三晋联军因而进围齐西边的关塞平阴齐长城西边门户,并由此攻入齐长城。齐田括子看出三晋目的,认为: 三国之地,不接于我,逾邻国而围平陆,利不足贪也。然则求名于我也,请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