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名花人格化吟咏模式及其审美意蕴.docVIP

唐宋诗词名花人格化吟咏模式及其审美意蕴.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宋诗词名花人格化吟咏模式及其审美意蕴

唐宋诗词名花人格化吟咏模式及其审美意蕴   摘要:咏花诗词作为咏物诗词的一个分支在中国历代诗词中蔚为大宗,在唐宋时达臻巅峰。名花意象丰富精深的内涵和审美意蕴亦于此时达到了顶点,这与唐宋之际著名的文人墨客的大力歌咏与推崇是分不开的。他们在继承前代咏花的基础之上将其赋予了更深层次的人格化的内涵,生发出寄寓身世、标举人格、悦君求名、壮怀抒志四种歌咏模式,对咏花诗词的发展与创新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其审美意蕴在此之上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呈现。唐宋名人以其神来之笔写尽了名花的美态、风骨与品格,使名花形神更加深入人心,积淀成为更加厚重而别具韵味的中国传统意象代代相传。   关键词:唐宋诗词;名花;人格化;吟咏模式;审美意蕴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08)04―0207―04      收稿日期:2008―03―25   作者简介:王莹,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      花卉是文人墨客挚爱的意象之一,常被用来起兴寄情,展示作者的内心世界,曲折地反映人的处境、心境和对生活的体悟。唐宋是咏花诗词发展至巅峰的阶段,众诗家词人,各展所长,创造了繁花似锦的辉煌画卷。名花意象人格化的审美历程,亦于此时达臻巅峰,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绚烂景观。一种花由沉默于万花丛中到成为芳名远播的旷世名花,与著名文人以文字为媒介的颂扬、褒奖、推崇是分不开的。一些花就是因为在著名文人的著名诗文中被反复歌咏,最终成就了其名花地位。唐宋著名文人对于名花的人格化吟咏,大致分为以下四种模式。      一、以花写人寄怀身世之感      此类诗往往借物喻人,寄怀人之命运遭际、身世际遇,多抒不平之气,感怀才不遇,叹明珠暗投,壮志难酬。苏轼、辛弃疾、白居易的笔下多有此类佳作。   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苏轼一生宦海沉浮,命运多舛,屡受贬谪,长期外放,其咏海棠之作甚为著名,其中突出地表现了他借咏花以发身世之慨。他笔下的海棠花,寄寓着其深刻的命运之叹,寂寞飘零,幽独孤立,郁郁不得志之意,一目了然。试看这首《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   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   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   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   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   忽逢绝艳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   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   寸根千里不易到,衔子飞来定鸿鹄。   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樽歌此曲。   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触。①   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现存的620余首词作中,专门咏花的有40多首,大多写于他因人弹劾谗毁而被罢官,退居于带湖和瓢泉时期。他的咏花并不单纯是一种审美活动,而是有其隐衷,主要是由于处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之中,积蓄了一腔抑郁、愤懑,不得已而借饮酒、赏花、流连山水来排遣发泄。他的《江神子?赋梅寄余叔良》就暗喻着自己的生平遭遇和现实处境:   暗香横路雪垂垂,晚风吹,晓风吹。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毕竟一年春事了,缘太早,却成迟。未应全是雪霜姿,欲开时,未开时。粉面朱唇,一半点胭脂。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淡,有谁知。②   词中这株梅花的蓓蕾似胭脂颜色,盛开时呈冰雪之姿。它主观上想为人间报春,所以在风雪严寒之时便含苞吐蕊了。没料到这一年的花事已尽,它提前在岁末开放,客观上反而成了最迟的。结果事与愿违,它只能立在路旁,受尽冷落,无人理睬。这正是辛弃疾的命运写照。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南归后,数年连续进《美芹十论》给孝宗,上《九议》给丞相虞允文。他积极倡导恢复事业,主张审度敌势,练民兵守淮,提出选官用人、整饬吏治的办法,都很有见地和可行性,但却得不到回应。他反而一再遭谗毁,受贬黜,不得不寄身山林过着寂寞的生活。他受冷遇无知音的感慨就融入其词作中了。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性格刚直,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士大夫文人的良知,他因直言进谏而被贬为江州司马,因而借诗寓个人遭遇,抒报国不得的慷慨不平之气。《庐山桂》即是借写庐山上生于岩石之中的桂花树,感慨其不能归返天上,只能空老山中,喻自己虽有报国之志,却远离长安,不能返朝廷尽职的郁闷之情:   偃蹇月中桂,结根依青天。   天风绕月起,吹子下人间。   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   生为石上桂,叶如剪碧鲜。   枝干日长大,根?D日牢坚。   不归天上月,空老山中年。   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   无人为移植,得入上林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