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壤有益微生物在植物病害防治中应用
土壤有益微生物在植物病害防治中应用
摘要: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有益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等抑制或消灭有害生物的方法。阐述了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种类、作用机制及其各类微生物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并对当前微生物在生物防治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了生物技术是植物病害防治的新途径。
关键词:生物防治;土壤有益微生物;植物病害
中图分类号:S154.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1)23-4753-04
Application of Beneficial Soil Microorganisms in Biological Control of Crop Diseases
LI Jin-ju,LIAO Tian-tian,PAN Hong,LIU Hai-jun,YE Jing-long,YUE Chao-yin
(Bio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Yichang 443002, Hubei,China)
Abstract: Biological control stands of the use of beneficial organisms and its metabolites to inhibit or destroy a pest. The mechanisms and classification of beneficial soil microorganisms were reviewed. Applications of microorganisms in biological control, and some issues and future work were also discussed. It was pointed out that biotechnology would be a new approach of biological control on plant diseases.
Key words: biological control; beneficial soil microorganism; plant disease
植物病害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每年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病害的防治是农业科研的重要内容。目前植物病害的防治方法主要是化学防治。由于化学农药具有防效高、速度快、杀虫抗菌谱广、成本低、使用简单等优点,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对农业生产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长期连续地使用化学农药,会造成一系列严重后果:环境严重污染,并造成病菌、害虫产生抗药性,农药残留对人畜造成危害。作为病害防治方法之一的生物防治,它具有无毒、无害、无污染、不产生抗药性、高效的优点,因此成为目前研究和开发的热点。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调节植物的微生态环境,从而减少病原菌所致病害的发生,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微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有益的微生物,通过生物间的竞争作用、抗菌作用、重寄生作用、交叉保护作用及诱发抗病性等来抑制某些病原菌的存活和活动[1]。
1 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种类
土壤中存在的生防菌的种类繁多,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有真菌、细菌、放线菌和病毒等。细菌主要有芽孢杆菌、假单胞菌、土壤放射杆菌和巴氏杆菌等;真菌主要有木霉、毛壳菌、淡紫拟青霉、酵母菌、厚壁孢子轮枝菌、小盾壳霉和菌根真菌;放线菌主要是链霉菌属及其相关类群。
2 土壤有益微生物的作用机制
2.1 抗生作用
抗生作用是利用对病原菌有一定抗菌作用的微生物产生的抗性物质防治病害。拮抗微生物产生的抗菌物质主要有两类:一是小分子的多糖物质,即抗生素;二是大分子的抗菌蛋白或细胞壁降解酶类。目前报道的有假单胞菌产生的抗生素类型是吩嗪类、硝吡咯菌素、藤黄绿脓菌素、2,4-二乙酰藤黄酚等能有效地抑制各种植物病原菌[2],木霉菌在侵入或穿透寄主菌丝细胞时,产生了几丁质酶、葡聚糖酶以及蛋白酶、酯酶等一系列水解酶类来消解病原菌的细胞壁,而生防放线菌主要是通过产生抗生素抑制微生物的代谢途径。
2.2 竞争作用
竞争作用是利用微生物快速生长与繁殖病原菌争夺空间、水分和铁、碳、氮、氧等其他营养源,从而排除某些病原菌。报道中枯草芽孢杆菌、放线菌、木霉、酵母菌通过空间竞争和营养竞争达到抑制病原菌的目的。
2.3 重寄生作用
拮抗微生物侵入到病原菌体内获得营养籍以生存和发展,常以吸附生长、缠绕、侵入、消解等多种形式抑制病原菌。木霉对不同的植物病原真菌重寄生作用方式不同,可观察到木霉菌缠绕病原菌的菌丝,或沿着病原菌的菌丝平行或波浪式生长,或产生钩状分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一单元-观察物体(单元测试)-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docx VIP
- 处理量6万吨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初步设计.docx
- 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理论伸长量分段汇总计算实例和应用.doc VIP
- 老年人防骗知识课件下载.pptx VIP
- 3,5-二氯-2,6-二甲基-4-羟基吡啶的生产工艺.pdf VIP
- 个人征信基础数据库系统数据接口规范第三部分数据校验规则V1.0.doc VIP
- 个人征信基础数据库系统数据接口规范第二部分:数据发布格式.doc VIP
- Unit 2 Bridging Cultures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高中英语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df
- 40-50之间离婚协议书.doc VIP
- 清华大学八字班数学分析1期中 于品(1).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