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元宵赶毛狗习俗社会学解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家族元宵赶毛狗习俗社会学解读

土家族元宵赶毛狗习俗社会学解读   【摘 要】 文章介绍了土家族赶毛狗的民间传说及活动过程和意象,分析了其体现的家庭本位与群体协作的氛围,探讨了赶毛狗文化的功能。一是满足人们心理的需要;二是对付自然危害的一种手段;三是增强群体的凝聚力。所以,保护这一习俗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元宵习俗;土家族;赶毛狗;文化功能   官店是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的一个镇,位于建始县的最南端,地跨北纬30°,东经110°,属于二类高山地区;西与恩施接壤,南与鹤峰相连,东与巴东毗邻,北与景阳相依。镇政府距县城120公里。官店镇属土家族、苗族的聚居区,全镇有土家族、苗族、汉族三个民族,总人口中以土家族人口居多,占总人口的81.3%。由于交通较为不便,与外界交流较少,因而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一些土家族传统的文化事项,正月十五“赶毛狗”便是其中之一。所谓毛狗,指的就是狐狸,喜偷鸡吃。为了驱逐其危害,便用火驱之,谓之“赶毛狗”。   一、赶毛狗的民间传说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不同的民族由于地域和文化的差异,有着不同的民俗文化,就元宵节而言,在北方流行跳白索,走百病,闹蛾等民俗,在南方则盛行迎城隍,度厄,拍鼓,偷青等民俗,而在土家族地区赶毛狗则颇为流行。关于“赶毛狗”,在民间有两个传说,其一为:相传有一年的正月十五,玉皇大帝多喝了几杯酒,在南天门口看下界,嫌弃山旮旮里的吊脚楼、茅草棚子难看,就叫火神下凡,把吊脚楼、茅草棚子都烧毁。火神刚到凡间,跟着来了屋脊神和挡门神。这屋脊神和挡门神懂得凡间修屋造宇不容易,劝火神积点德。火神也知道是玉皇大帝喝多了酒,于是就出了一个主意,叫天兵天将用柴草在山里搭起好多棚子,点火燃烧。只见烟雾腾腾,火势熊熊,凡间只看得见烟和火,什么都辨不清楚了。玉皇在天上一看,以为真的烧尽了人间茅屋。后来,凡界百姓都在正月十五搭棚子烧,专门糊弄玉皇大帝。这茅草棚子很像庄稼人守毛狗的棚子,于是就叫搭毛狗棚了。其二为:在很久以前,土家族的先人认为毛狗很聪明,就把它当成朋友请到家里,可毛狗子在吃饱喝足后仍不满足,走的时候偷了先人的鸡。先人发现后不再和它往来,可是毛狗还是常来偷鸡。有一年正月十五的时候,先人们全出去了,家里无人看守,毛狗就趁机偷光了先人所有的鸡。先人回来后很气愤,便带着家人找到毛狗住的地方,一把火烧了它的老窝,从此村里的牲畜就平安无事了。于是就有了赶毛狗的习俗。   二、赶毛狗的活动过程及意象   赶毛狗作为一种非严格的宗教仪式,有着一套规范的程序。下面简要说明。   1、搭毛狗棚   搭毛狗棚的人员主要是小孩,当然大人有时也参加。正月十五吃过早饭后,各家各户的孩子聚在一起,开始准备搭毛狗棚。搭毛狗棚的材料主要是竹子和苞谷杆,包谷杆主要用来引火,而竹子在燃烧时可以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砍竹子时很有讲究,最主要的是不能使其破损,这样能保证竹子尽可能的炸响。材料准备齐后,便开始搭建。毛狗棚的搭建很简单,先固定一个三角架在地上,在里面放一些易燃的物质,然后往上面添苞谷秆,再添加竹子。在搭建时,还要留出一个门。门的方向就是毛狗被赶去的方向。这样毛狗棚就搭好了,人群也就散开,张罗着晚餐。   2、赶毛狗   一到黄昏,随着一声吆喝,无论大人还是小孩,便聚集起来,点燃毛狗棚,待火势燃大后,大家围着火堆叫喊:“赶毛狗,赶毛狗,赶到某家灶门口,某家煮罐肉,毛狗望到哭,某家蒸盘粑粑,粑粑不来气,毛狗打个屁。”这时,对方也开始叫喊,形成对峙的两派,一直喊到火熄灭为止。   3、仪式的意象   首先,在人和动物的关系上,体现为“赶”,即驱逐的意思,是以一种和缓的方式驱逐毛狗,从而产生净化的功能并保持与促进丰产。正是经过驱逐与净化仪式后体现生命战胜死亡、新生与旧死交织,彰显人与自然界万物生生不息、生命循环往复的本质。体现了传统的农耕文明中,有限的生产水平下无法消除人们对自然灾害、死亡危险等不安全事物的恐惧感, 而恰恰是那些具有灾害性力量的事物同时也对人具有保护性力量。因为鬼和神是统一的, 人们在驱鬼的同时也是在迎神,它们是同一事物的两面,这样使人们陷入到了行为选择的困境,想消除却又不敢消除,最终只能通过某种方式或借助某种“魔力”(主要是火)将其驱逐出去。   其次,赶毛狗的工具是“火”。说明赶毛狗的习俗是一定历史阶段的历史产物。这正如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所说:“人们获得新的生产力时,便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房产生了以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力磨房产生了以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对于人类来说,只有从利用自然火并保存火种不灭到人工取火,才算是第一次控制了强大的自然力量。所以,火的发明和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说也是赶毛狗习俗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从侧面也表达出了其历史的悠久性。   再次,生物链条的意识。康德说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