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改革特点及启示.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哈佛大学改革特点及启示

哈佛大学改革特点及启示   摘要:大学的发展离不开改革的推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哈佛大学经历了三次综合性的重大改革,推动了哈佛大学的跨越式发展,使哈佛大学逐步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并最终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虽然中美国情不同,历史文化有异,但这些成功的重大改革所体现出的基本特点,对当代中国大学改革具有启迪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哈佛大学;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5)03-0056-05   众所周知,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一个重要的转型期[1], 党和政府明确要求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2]。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又明确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如今,在高等教育领域,大学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战略号召,掀起了大学综合改革的高潮,以进一步推动大学的转型发展和质量提升。然而,中国大学综合改革究竟改什么?怎么改?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深入研究世界一流大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对于中国大学的综合改革大有裨益。   一、哈佛大学经历的重大改革   从欧洲中世纪算起,大学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但大学改革的历史只有两百年[3]。哈佛大学改革的历史稍晚,从1636年建校到1869年的230多年里,几乎没有发生大的变革。19世纪20年代乔治?蒂克纳(George Ticknor)教授发起了改革,但改革仅局限于其所在的系。从严格意义上讲,哈佛大学的重大改革是从1869年查尔斯?艾略特(Charles William Eliot 1869-1909)担任哈佛大学第21任校长开始的,迄今也不到150年。在这期间,哈佛大学经历了三次具有腾飞意义的重大改革,使其逐步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并最终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典范。   (一)第一次重大改革――从教学型小学院到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变   艾略特是哈佛大学第21任校长,在他出任校长以前的230多年里,哈佛大学几乎是一个热衷于“博雅教育”的教学型小学院。1869年,年仅35岁的艾略特出任哈佛大学第21任校长,他认为哈佛大学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必   须进行“美国式”改革,主张美国的大学“必须从种子开始生长。它不能从英国、法国或者德国移植过来……美国大学将是美国社会和政治习惯的产物” [4]。在此理念指导下,艾略特批判吸取欧洲大学的先进经验,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哈佛大学历史上第一次以提高专业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的改革。这次改革的主要措施有:重建法学院、振兴医学院、新建商学院,提高专业学院教学质量,回应社会现实需求;设立文理研究生院,开展研究生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实行自由选修制,在本科生课程方面进行了符合时代逻辑精神的改革[5],使许多新的适应社会现实的学科进入大学的课程体系;改革考试招生制度,入学考试可以用数学或自然科学代替希腊文,开创了哈佛大学历史上第一次可以不学习希腊文就能入学的先例。通过这些改革,终于把哈佛大学改变成为“具有德国大学风格和美国实用主义结合模式”的大学[6],极大地提升了哈佛大学的办学质量,实现了哈佛大学从一个教学型小学院到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变。   (二)第二次重大改革――从教学研究型大学到一流研究型大学的转变   第23任校长詹姆斯?科南特(James Bryant Conant 1933-1953)积极响应二战时期美国社会需要,主张美国担当“自由国家的公认的领袖” [7],强调大学应是“发展知识的场所”和“学术与研究的中心” [8]。在此理念指导下,科南特掀起了哈佛大学历史上又一次以提高科研水平为目标的重大改革,其重大措施是改革教师评价聘任制度,认为“若大学拥有一流的教授,则必是最优秀的大学” [9]。为此,把科研能力作为评价一个教师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准,并创造了“非升即走”(up or out)的教师职务晋升机制(至今仍是美国许多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普遍采用的聘任标准。[10])。这一机制确保了哈佛大学教授的高水准、高水平,极大地提升了哈佛大学的学术竞争力。此外,还在招生制度、本科课程等方面进行了深刻改革。实行“学术精英”招生制度,即把智力和个性作为选拔学生的标准,通过学术性向测验(Scholastic Aptitude Test),把天才学生选拔到哈佛大学就读;在本科课程改革方面,重建本科课程体系,把洛厄尔校长时代的“集中分配制”课程体系改造成“普通课程+专业课程”体系,以培养民主社会的公民。这次改革确立了哈佛大学在美国研究型大学中的学术标杆地位,使哈佛大学从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为一流研究型大学。   (三)第三次重大改革――从研究型大学到国际化大学的转变   二战结束后,美国进入全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