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内出版品牌研究理论演进与展望
国内出版品牌研究理论演进与展望
[摘 要] 出版品牌研究的涉猎领域和策略分析从笼统走向细化和专业;案例研究逐年增多,地域性集体案例研究出现,但国际案例的应用需要充分考虑适应性问题;研究者关注的品牌建设主体逐步多元,但需要给予民营出版更多的关注;消费者缺席长期存在,近几年读者参与才开始受到重视。整体来看,已有研究对品牌内涵及其变化的认知普遍存在局限,而产消融合和消费者生产性问题已经成为思考品牌建设的必要因素,这是未来研究尤为值得关注的地方。
[关键词] 出版品牌研究 品牌共建 读者参与 产消融合
[中图分类号] G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6) 05-0082-05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s of Brand Research of Domestic Publishing
Bai Zhiru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Henan University,Kaifeng,475001)
[Abstract] This study find that brand research field of domestic publishing becomes more specialized and the strategy research more professional;case studies increase annually,along with more 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cases,but there are a lot of adaptive problems need to resolve;the phenomenon of multi-parties participate in constructing brand has caused researchers’concern,but the private publishing and the readers’participating need more attention. On the whole,the researchers’understanding of the brand and its changing is limited,however Prosumer Economy and the productivity of consumer are becoming essential elements of brand construction,which is worth special mention in the future study.
[Key words] Brand research of publishing Brand co-operation Reader’s participation Prosumer economy
当前新媒介技术变革及其相应的社会变化构成诸多行业思考转型的历史语境,我国出版行业也面临着业绩增长乏力、阅读率低迷、消费习惯多变等现实困境,如何建设品牌体系以确立市场地位、增强消费黏性等成为出版业谋求发展的重要路径。出版品牌研究不仅是出版业品牌建设实践的直接反映,而且是整个出版思想脉络的重要表现,因此对其梳理与分析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以中国期刊数据库的出版类品牌研究文章为基础,对不同阶段的理论特征进行述评,进而总结理论演进和变迁的规律,最后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与思考。
1 国内出版品牌研究的理论进程与特征
以“出版品牌”“图书品牌”等系列关键词进行搜索可以获得近500余篇研究文献;根据研究规模与数量、研究视角、研究观点等因素对其进行初步梳理和归类,可以将研究历程分为四个阶段:萌芽期(1998―2001年)、成长期(2002―2005年)、发展期(2006―2010年)和新探索期(2011年至今),这四个时期也具有不同的理论特征。
1.1 萌芽期与理论特征
这个阶段是研究者对出版品牌理论研究的觉醒阶段。较早可溯的是1998年方卿的《关于图书品牌的思考》,他论述图书品牌的功能、培育与保护;此后,关于图书和期刊的品牌思考陆续出现。至2000年曾果伟较为全面地论述出版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他认为出版社进入市场的步伐远远落后于其他工商企业,导致出版社对品牌“反应迟钝”,其根本原因在于出版审批制度、出版产业结构等建构的“防火墙”;但是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出版品牌的打造是必然趋势。他提出,出版品牌的建设需要打造出版社的整体形象,包括出版社声望、信誉和图书出版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