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CSSCI我国民族学学科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CSSCI我国民族学学科知识图谱研究
摘 要:文章利用知识图谱工具CitespaceIII,以CSS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中2000~2011年我国民族学来源期刊发文及引用数据为数据来源,绘制并分析了十二年间年我国民族学关键词共现图谱、文献共被引图谱、作者共被引图谱及作者共现图谱,可视化的呈现了我国民族学这十二年来的研究热点、重要影响力的学者及民族学科研合作情况。
关键词:知识图谱 民族学 CSSCI 共引分析 共现分析
中图分类号: G250.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4)01-0074-07
Mapping Chinese Ethnology Research Development Based On CSSCI(2000-2011)
Abstract The paper utilizes Citespace III to analyze the research papers of Chinese Ethnology journals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data (2000-2011) in CSSCI (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The study displays the evolution of research, knowledge sources, core authors, and researcher collaboration by 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
Keywords knowledge map; Ethnology ; CSSCI; co-citation analysis; co-occurrence analysis
1 引言
知识图谱是在引文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科学计量学和信息可视化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跨学科研究。国外对知识图谱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1],美国、荷兰等国外的学者对知识图谱的研究已形成了一些较为成熟的理论、方法[2-3]及可视化软件[4]。本研究选用陈超美博士开发的知识图谱工具Citespace作为可视化工具,以CSSCI(2000~2011)年间收录民族学来源期刊发文及引文为数据来源,关键词共现图谱、文献共被引图谱、作者共被引图谱及作者共现图谱展现我国民族学的研究发展历程。
近年来,得益于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提出[5],已有学者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展开对民族学学科知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鞠秀芳以CSSCI(2004~2006)年民族学期刊的引文数据为研究对象,从被引用次数、被引速率、影响因子和被引广度这四个方面分析了民族学期刊的学术影响力[6]。李平借助CSSCI ( 2000~2007)数据,利用引文分析法,对民族学学科论文引用的图书进行了统计,推出该学科领域最有学术影响力的108种国内外学术著作[7]。万接喜借助 CSSCI( 2003~2007)年度民族学来源期刊的引文数据,利用引文分析的方法对我国民族学期刊的引用数据进行了探讨分析[8]。严明以CSSCI(2000~2008)年民族学期刊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我国民族学论文的关键词进行了多方面的统计与分析,同时还对民族学领域的研究情况进行了多角度的统计分析[9-10]。
本文采集了CSSCI数据库中2000~2011年我国民族学来源期刊发文及引文数据,以此作为知识图谱数据来源。在可视化分析前,文章对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和清洗,删除未标注作者文献及网络引用文献。在此基础上,通过关键词共现、文献共被引、作者共被引及作者共现等图谱分析我国民族学研究发展历程。
2 民族学来源期刊关键词共现图谱及分析
本节将通过绘制2000~2011年民族学整体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将这十二年来民族学的研究内容直观地在一张网络图谱中展示出来,进而揭示我国民族学研究的知识结构及其演进。以两年为时间切片,聚类阈值试验后,得到图谱节点数234,连接数307,经Pathfinder算法修剪后得到连接数190,最后得到了民族学来源期刊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1)。
图像聚类结果中,关键词相关参数为频次(Frequency)、中介中心度(Centrality)、突变值(Burst)。频次表示当前关键词次数,中介中心度为当前节点在网络图谱中的结构位置,高中介中心度代表网络中的桥接者,中介中心度大于等于0.1的节点被定义为关键点。突变用来阐述某个知识单元的频次是否及何时有大幅上升,同时可以发现一个特定的连接在短时间内是否显著增强。图谱聚类效果由模块化参数(Modularity Q)表示,其值位于0.4~0.8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