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方院校微学习应用与实践
地方院校微学习应用与实践
摘要: 微学习是近年来移动互联技术广泛普及以后所新兴的一种便捷化的学习方式,本文首先研究了国内外微学习的有关概念和应用,并结合地方院校实践教学的特点提出了有关微学习资源和微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原则,探索了进行微学习实践活动实施过程。
Abstract: Microlearning is a new and convenient learning method emerging after the popularity of mobile internet technology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first studies the related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of Microlearning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uts forward the design and organization principles of Microlearning resources and Microteaching activitie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colleges practical teaching, and explores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Microlearning practice activities.
关键词: 微学习;地方院校;微学习资源
Key words: Microlearning;local colleges;Microlearning resources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14-0228-03 0 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和平民化,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呈现多样性、便捷性的特点,越来越多的团体和个人依赖移动互联网络来完成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利用移动互联网络获取各类信息和资源,个人智能设备占用了大量的碎片时间,也改变着人民过去集中学习和吸收各类知识的行为模式。一种全新的社会生活形态正在被移动互联网络所塑造,并在潜移默化之间改变着人类学习和获取实时的方式方法,从最基本的各类娱乐活动,到购物、消费、信息检索、再到儿童和成人教育、交通出行和医疗服务等各类活动都已经和互联网络技术日益紧密结合,随着微博和微信以及各类实时交互软件的大量推行,人民已经进入了真正的“微时代”,如微视频、微电影、微营销、微支付、微课程、微广告等。在我国的教育教学领域,人民采用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资源的获取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网络上的各种微课程,微学习组,微视频教学资源也日益丰富。 1 微学习的概念
微学习(Microlearning)的概念是在本世纪初由奥地利布鲁斯克大学教授马丁?林德纳(Martin Lindner)教授提出,微学习是一种利用微型媒体和微学习资源依托移动和互联网络交互媒介,所开展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国内教育研究者对于微学习的关注是从2007年开始,在《全球人人电脑运动与学习革命新浪潮》一文中我国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将微学习行为作为一种全球教育教学和学习方式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国内教育界才逐渐开始关注微学习的发展和应用。从2010年至今,随着个人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日益平民化和便捷化,以及从 2012全球范围内逐渐盛行的“微课程”学习热潮,更是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微学习的关注。
随着人民生活和工作节奏的日益加快,以及多样化的社会服务行为,这些因素造成了人民大量的零碎化的时间碎片,以往人们的碎片化时间往往被一些便捷的纸质媒体所填充,而当今多样和轻便的信息传递模式正好符合人们在碎片化时间里的学习和信息需求。可以在会议间隙、路途、课程间隙、等餐等等零散时间里使用智能终端,在很短的时间里根据自己的需要便捷地获取所需要各类信息与咨询。大学生是我国移动互联网络的主要使用群体,第37次互联网报告指出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9.9%,10-19岁群体占比为21.4%,我国高等教育受众群体的年龄就分布在18-27岁,同时高等教育的潜在受众的年龄段是10-19岁,因此在一定的程度上,移动互联网络的高速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的广大受众群体,同时教育广大受众的成长过程又和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相同步,正是这个广大群体的巨大需求推?恿艘贫?互联技术的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影响了整个社会学习行为习惯的变革。
随着微时代的快速到来,我们所熟知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正在经历巨大的挑战,微学习所具备的易获取性和灵活性的特征,正好符合当代学习者灵活多变的学习行为模式,可以随时随地
文档评论(0)